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简称原醛症),是指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自主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高血压、低钾血症、肾素活性受抑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原醛症是一种可治愈的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美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指南报道,在高血压患者中,原醛症的患病率约为5-10%。更重要的是,原醛症患者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和靶器官损害风险更高。此外,原醛症患者的治疗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因此,原醛症的早期诊断对于充分的高血压管理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内分泌学会指南指出,一个可靠、方便的筛查试验是诊断原醛症的必要条件。最早由学者Hiramatsu等人设计了一种有效的原醛症筛查方法,即利用对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PRA)的检测来计算血浆醛固酮浓度(Plasma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PAC)和PRA的比值(plasma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 and plasma rennin activity ratio,ARR),这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所以应用范围也拓展到了多个国家。目前,国内多应用传统的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 Immunoassay,RIA):测定PAC与PRA,并计算其比值ARR来筛查原醛症。但是采用RIA测定PRA实质上是一种间接方法,也就是转化为对血管紧张素I的速率进行测量。所以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受血浆内的血管紧张素原浓度影响,另外手工操作的方式也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故通过RIA法测定PRA难以标准化且可重复性差。此外,样本在检测PAC和PRA前需要特殊预处理,前期准备较复杂,不仅耗时并且会产生放射性废物。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原醛症筛查试验发展了一项新的检测指标,即用PAC与直接血浆肾素浓度(Ddirect plasma renin concentration,DRC)的比值ADRR,来筛查原醛症,其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灵敏性。ADRR是利用自动化平台通过化学免疫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直接测定DRC,具有可重复性好、简单快速的特点。虽然有一些研究证实了,RIA测量的PRA与CLIA测量的DRC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由于ADRR用于筛查原醛症的准确性和切点值尚不明确,目前还未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足够的样本量,分析探讨ADRR作为在高血压患者中筛查原醛症的准确性及切点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与心力衰竭科住院的450例疑似原醛症的高血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所有纳入本研究的高血压患者均在充分准备的条件下,进行了原醛症的筛查与确诊试验。如果通过静脉生理盐水负荷试验仍然无法确定是否患有原醛症,再次行卡托普利试验进一步确诊。PRA、DRC、PAC的检测均通过RIA与CLIA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并以通过RIA检测的结果作为原醛症的诊断标准。通过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计算PRA和DRC的相关性、不同检测方法得到的PAC的相关性、ADRR与ARR作为原醛症筛查实验的准确性、切点值、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386人,原醛症组64人。通过统计分析比较,PRA与DRC具有较好正相关性(r=0.88,P<0.001),回归方程为:Y=0.9573+0.8925×X;通过两种方法检测的PAC也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80,P<0.001),回归方程为:Y=0.4431+0.7562×X。ARR和ADR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和0.929,无统计学差异(P=0.42)。Bland-Altman plot分析结果也显示,ARR与ADRR具有较好的一致性。ADRR的最佳切点值为2.93(ng/dL)/(mU/L),敏感度80.33%,特异性92.11%;ARR的最佳切点值为25.28(ng/dL)/(ng/mL/h),敏感度76.92%,特异性93.38%。研究结论:PRA与DRC、两种方法检测的PAC,均具有较好相关性。ADRR作为原醛症筛查试验,当切点值为2.93(ng/dL)/(mU/L)时,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促进ADRR替代ARR作为原醛症的筛查试验,并推动其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