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获得感提升视域下上海市杨浦区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研究

来源 :上海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49185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民健身是一项体现国家实力、反映我国社会进步、我国居民基本需要的重要战略。在2016年出台的全民健身“十三五”规划对全民健身在健康中国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方面的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认同。但是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全民健身服务供给不足、全民健身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逐渐暴露,同时由于我国居民对全民健身的需求也开始面临着由单一向多元、由共性向个性的结构性转变,导致我国全民健身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本研究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入手,以提升居民对全民健身活动的获得感水平为引导,解决目前我国全民健身活动在供给主体、供给模式、供给内容层面的发展矛盾,对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提升居民获得感水平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研究以居民获得感提升视域下杨浦区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杨浦区全民健身供给状况与居民对全民健身供给的获得感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最后,结合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内涵及特征,借鉴美、英、德、日、澳等国的大众体育供给经验,从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保障三个层面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是否参与锻炼等在内的主观因素均对全民健身获得感产生显著的影响;而从“六边工程”的角度对影响居民获得感情况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除了“身边的体育文化”获得感情况为良好外,其他五项内容获得感情况均处于一般水平。二、依据杨浦区全民健身供给现状与居民获得感调查情况,杨浦区全民健身供给主要存在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内容这三个大的层面问题。供给主体上的问题:供给主体单一,市场与社会供给力量不足;供给方式上的问题:混合主体运行不成熟;供给内容上的问题:场地设施数量相对不足,居民参与受限;文体骨干流失严重,全民健身服务人员相对不足;赛事活动开展困难,缺乏连贯性;体质监测服务流于形式,居民参与度不高。三、在借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这五个发达国家的大众体育供给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归纳了提升全民健身供给质量的相关启示:出台政策法规,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转变政府职能,落实管办分离;促进各方协同管理,培育多元供给主体。四、依据杨浦区全民健身供给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居民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结合发达国家大众体育发展的共性经验,以提升居民获得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地,从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保障三个层面提出全民健身供给改革的优化策略。即供给主体层面: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参与,构建多元主体供给模式;供给内容层面:数量、质量齐抓,创新全民健身供给内容;供给保障层面:完善法规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构建系统化的供给保障体系。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国内学者多借助于西方理论,对我国文学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分别从“时”、“质”两个方向出发,解读我国现代文学的特质,明确我国现代文学独特节奏。应注意的是,我国
2014年10月23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电力通信网安全防护与安全测评技术研究”、“基于可信计算的电力智能终端与公网通信安全防护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将数学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已经成为当代数学教育的热点话题。本文先给出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四种呈现方式:附加式、复制式、顺应式和重构式。
分析了自来水管道设备防冻(裂)结构在防冻功能上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热防冻解冻阀。它通过电热器、活塞、弹簧、塑料滑杆和行程开关的顺序连接实现自来水管道设备
铸造CAE在复杂钛合金铸件的离心铸造凝固过程模拟,预测了钛合金铸件铸造过程的可能缺陷。简要介绍了复杂钛合金离心铸造过程数值模拟技术,包括钛合金的充型凝固模拟、凝固过程
“学困生”一直是困扰千百万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的园丁的心病,是千百万含辛茹苦抚育子女的父母的烦恼,也是无数学校常常感到束手无策的难题。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伴糖尿病妇女的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93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8
动趋式是具有汉语特色的表达形式之一,本文从性质与范围、类别与意义、句法语义、语义演变等四个方面对其句法语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前人研究侧重个案,缺乏严格的判
日前,旋转机械的振动测量和监控已成为进行故障诊断的主要手段,振动传感器是振动测量和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我所设计振动传感器的经验,介绍了如何从实际出发设
20世纪中国文学以其'文化审美现代性'鲜明地标识着不同于古代文学的根本属性.它置身在新与旧、中与西文化的激烈撞击中,其审美表达有吸纳也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