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现状;分析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对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及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APGAR家庭功能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因素调查表。所有的数据录入Excel表并导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方法为: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作方差分析,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多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现状:健康自我管理总得分为(55.52±11.12)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影响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单因素分析:(1)健康自我管理总水平在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体重指数、家庭类型、个人月收入、医保类型、承担治疗费用、心功能分级、接受健康教育、冠心病首复发、患病年限、近一年发病次数、住院次数、手术治疗、长期用药、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功能、子女关心、子女安排体检、与子女交流、家人有无督促就医、家人行为指正、患病时有无家人陪伴、对家人关怀满意度、社会支持、与他人交流、社区服务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日常生活管理维度在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体重指数、家庭类型、个人月收入、医保类型、承担治疗费用、心功能分级、接受健康教育、冠心病首复发、患病年限、近一年发病次数、住院次数、手术治疗、长期用药、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功能、子女关心、子女安排体检、与子女交流、家人督促就医、家人行为指正、患病时有无家人陪伴、对家人的关怀满意度、社会支持、与他人交流、社区服务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疾病医学管理维度在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体重指数、家庭类型、个人月收入、医保类型、承担治疗费用、心功能分级、接受健康教育、首复发情况、患病年限、近一年发病次数、住院次数、手术治疗、长期用药、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功能、子女关心、子女安排体检、与子女交流、家人督促就医、家人行为指正、患病时有无家人陪伴、对家人的关怀满意度、社会支持、与他人交流、社区服务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情绪管理维度在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体重指数、家庭类型、个人月收入、医保类型、承担治疗费用、心功能分级、接受健康教育、首复发情况、患病年限、近一年发病次数、住院次数、手术治疗、长期用药、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功能、子女关心、子女定期安排体检、与子女交流、家人督促就医、家人行为指正、患病时有无家人陪伴、对家人的关怀满意度、社会支持、与他人交流、社区服务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影响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多因素分析:(1)健康自我管理总评分的相关影响因素依次为发病次数、日常生活能力、社区服务、子女关心、体重指数、医保类型、心功能分级、家人行为指正、患病年限、个人月收入、接受健康教育、与他人交流、家人督促就医、社会支持;(2)与日常生活管理维度相关的因素依次为社区服务、发病次数、体重指数、性别、心功能分级、个人月收入、子女关心、日常生活能力、职业、居住地、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家人陪伴、长期服药、婚姻状况、民族;(3)与疾病医学管理维度相关的因素依次为发病次数、日常生活能力、子女关心、社区服务、冠心病首复发、长期服药、医保类型、住院次数、性别、接受健康教育、家人行为指正;(4)与情绪管理维度相关因素依次为日常生活能力、能否承担治疗费用、住院次数、家庭功能、子女安排体检、社会支持、家庭类型、与子女交流、体重指数、患病年限、是否长期服药、家人督促就医、接受健康教育、职业、家人行为指正、民族。结论1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总水平得分为(55.52±11.12)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健康自我管理现状不容乐观。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总评分相关的影响因素依据标准回归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发病次数、日常生活能力、社区服务、子女关心、体重指数、医保类型、心功能分级、家人行为指正、患病年限、个人月收入、接受健康教育、与他人交流、家人督促就医、社会支持。与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三个维度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子女关心、能否承担治疗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