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历史文献记载当中,苯教最初是原始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然宗教。任何一个民族文史巨著的形成,都不可避免地经历了集中统一,一求得进一步充实的发展过程中,藏文大藏经的形成,古吐蕃时期以来翻译后的各种佛经都是手抄传承得到了补充修订。在国外和藏区,即有佛教的大藏经,也有苯教的大藏经二者名称上基本相同,但内容都有本质的区别。这次为了读者认识到二者的区别,本章专门论苯教大藏经甘珠尔的来源与版本的由来。我们藏族同其他民族一样,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了慢长的原始社会,由于那时,史治无文学结绳巫术为约,藏族社会的情况至今仍不太清楚,但从藏族民间对苯教的传统以及后来苯教徒与佛教徒对苯教的追述中,为我们揭示了苯教发展历史的一些线索。根据古藏文文献记载,苯教是在象雄地区(今西藏阿里境内)发展起来的原始宗教,《西藏王统记》记载,在布带贡杰赞普之时已有苯教,大师明贤诺米波,生于象雄威毛龙仁,将无界八部等苯教一切法则自象雄神弓入传之。苯教是在西藏境内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在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参杂了外来的成分,特别是佛教传入西藏后,注入了佛教的“血液”早期苯教巫师的主要职能是代替人们祭祀鬼神,请求神灵降福免祸,随着社会的进步,苯教也随之成为一种“护国奠基”的社会力量,演变为统治阶级的宗教,并出现了派别。从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自然宗教逐渐变成人为宗教。从此,苯教开始有了比较系统的经典,成为有一定宗教哲理的宗教。苯教大藏经并包括<<甘珠尔>>和<<丹珠尔>>对于苯教<<大藏经>>产生具体年代以及编排分类和内容结构等方面有学者为考证.。有关苯教教义系统收集的编纂工作,事实上时在十八世纪中叶才开始的,在苯教前弘期和中弘期并无出现相当规模的文献典籍,到了后弘期才出现了像甘珠尔等著名典籍,当时著名的苯教的学者扎根卓巴(1700-?年)在嘉绒地区晁居土司的委托下,开始制作木刻版经文。这项工作几代人的努力,在长达100年左右的时间中,历经坎坷,直到19世纪50年代,木刻板的苯教《甘珠尔》才算问世,被称为晁居版本,此版本后来在文革中严重损毁,之后在雀庆冉丹土司的搜集整理和修订补编之下,重现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又称雀庆版本)。此后,晁居版的苯教经典逐渐在安多曼日,雍促林,以及霍尔,穹波等地区的苯教寺庙中出现。扎根卓巴编纂的苯教教义著作的目录,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成了研究者急需相见到,然而又无从见到的一分珍贵文献。这一问题终于在1965年才揭开了谜底。根据苯教史籍,最初发现苯教伏藏的确切时间,可以认定在公元913年,之后,贤钦鲁喝公元(996—1035)又发掘了大量的伏藏,这些经文既构成了苯教教义的主要部分,又为苯教积累典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苯教从公元1017年起就开展了整理或编纂经文的工作。公元14世纪,苯教在藏族地区再次发掘大量伏藏,又为苯教进一步编纂和完善经文创造发展外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