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风颂》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于1819年创作的不朽诗篇。在诗中,雪莱通过对西风形象的深刻描绘,表达了诗人反抗黑暗、渴求光明的革命精神,同时也表达了未来革命必胜的乐观信念。正因为如此,《西风颂》成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在我国被译介的少数几位英美诗人的诗歌作品之一,并在我国的读者心中占据了不可取代的地位。本文吸取了最新的相关文学研究成果,发现以往关于《西风颂》的译介,尤其是早期译介活动的解读,有值得重新推敲的地方,意识形态和诗学因素的作用没有得到深层次的考察。此外,以往研究关注的更多是外部环境对翻译活动的操纵,缺乏就翻译对作品的传播和经典化的作用的讨论。本文以此为突破口,将文本和文化因素相结合,重新审视《西风颂》在中国的经典建构与重构历程,并根据作品的译介和接受情况,将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五四时期到解放前的早期翻译阶段;解放初期对作品的缓慢译介;改革开放后对《西风颂》经典地位的重构,以及二十一世纪初至今作品在传播方面所遭遇的新的挑战。本文以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论证方面,主要依靠举例和比较的方法。通过采取个案研究法,结合历史描述和理论阐述,重新审视《西风颂》在我国的译介与传播历程。首先,通过回顾雪莱的文学创作及《西风颂》在西方世界的经典化,明确作品的浪漫主义诗学属性。在此基础上,按译介活动发生的时间顺序,从共时与历时两个方面,对译本的选题背景、文本特点、出版情况以及读者和学者的评论等方面进行研究,考察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各时期的《西风颂》中译活动。本文发现,尽管最早的《西风颂》译介是政治意识形态的产物,但意识形态因素的操纵主要是在翻译决策的更宏观层面,诗学操纵对作品的翻译以及在我国的传播与经典化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即使在浪漫主义诗歌的文学价值取得主流文化及文学圈认可的今天,普通读者要完全理解和接受《西风颂》的经典诗学依旧是困难的,因此需要能够起到引导读者理解作品的译者和译本来巩固作品的文学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