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凹陷阜二段湖相页岩含油性非均质分布及控制机理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g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的勘探实践证实中国湖相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含油性准确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精细刻画是查明页岩油资源量和优选有利勘探目标的关键,但湖相页岩强非均质性、缺乏表征含油量的准确参数等制约了相关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结合轻烃校正和烃类组分化学动力学分解重构对苏北盆地海安凹陷阜宁组二段页岩含油性进行准确表征,在高频层序格架下探讨了阜二段岩相、地球化学、储层和含油性等的非均质性分布特征,提出含油性变异系数定量表征页岩含油非均质性,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于页岩含油性的控制作用明确了阜二段页岩油富集规律,进一步总结含油性非均质性分布模式。通过建立样品采集、保存和前处理过程中轻烃散失恢复模型和利用热解烃类组分化学动力学分解重构技术构建不同烃类组分,获取更精细和更准确的含油量信息,准确表征阜二段页岩含油性及可动性,并建立阜二段页岩含油性及可动性评价模型。利用自然伽马曲线结合小波变换技术构建阜二段页岩高频等时地层格架,阜二段由三级层序的早期湖扩体系域、晚期湖扩体系域和早期高位体系域构成,每个体系域包括两个四级层序准层序组。在有机相、组分相和结构相组合进行阜二段页岩岩相识别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实测数据结合测井资料刻画岩相空间分布特征,层序格架对于岩相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三级层序体系域控制岩相类型。阜二段有机质丰度中等—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I型、处于生油窗早期—生油高峰阶段,沉积有机质为浮游生物和高等植物混合来源,不同体系域有机质富集特征受到湖平面升降变化、海侵、有机质来源等影响而表现出显著差异。通过对比阜二段页岩不同体系域的孔隙发育特征、孔隙结构和物性,晚期湖扩体系域具有最好的孔隙结构和最高的孔隙度,储集条件最优。依据所建立的含油性评价模型,利用实测数据结合测井预测结果评价阜二段页岩含油性空间非均质分布特征,深凹区的含油性及可动性明显优于其它地区,纵向上三级层序最大湖泛面附近层段的含油性最好。在明确含油性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含油性变异系数定量表征阜二段页岩含油非均质性,深凹区主要表现为中等含油非均质性,过渡带表现为中等-强含油非均质性,斜坡区整体表现为弱含油非均质性。通过探讨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矿物组成、沉积构造、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等对含油性及可动性的控制作用,明确了不同因素对于页岩含油性控制作用的差异性。岩相作为这些因素的集合,在层序格架下的序列性和韵律性分布特征控制了页岩含油性非均质分布特征。富有机相—富碳酸盐混合质/富长英混合质—纹层状页岩是阜二段页岩油富集的最有利岩相。页岩油富集段主要出现在深凹区三级层序最大湖泛面附近和部分四级层序上升半旋回。通过系统描绘阜二段含油性空间分布特征、定量化表征含油非均质性和探讨不同因素对含油性控制作用,总结出四种类型含油性非均质分布模式,深凹区湖扩体系域晚期至高位体系域早期沉积地层含油性最好,整体高含油性背景下主要发育厚层页岩油富集段和互层页岩油富集段,具有中等含油非均质性,是研究区最有利的页岩油勘探目标。
其他文献
中国陆相页岩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到目前为止尚未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开发,重要的原因是对陆相页岩的含气性控制因素及其赋存机理认识不清楚。针对上述科学问题,采用地球化学分析、岩石学分析、扫描电镜、气体吸附和甲烷等温吸附实验手段对陆相页岩的储层特征和含气性特征开展研究,明确了陆相页岩的孔隙结构、润湿性、连通性等储层特征和页岩含气性的主控因素;联合水平衡实验和低温氮气吸附分析了含水饱和度对有效孔隙结构及储
学位
在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背景下,面向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全球汽车行业加速向清洁化转型。过去数十年间,中国政府主要通过推广示范应用和财政补贴等方式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这也造成了政府补贴压力过重、车企骗补和创新乏力等问题,因此设计合理的可持续性创新政策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2017年随着双积分政策的出台,中国乘用车领域开始引入积分机制,目的是在补贴退坡背景下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长效机制。当前积
学位
随着基因微阵列技术的发展,大量的肿瘤基因数据被公布。肿瘤基因数据是一种高维小样本数据,具有成千上万个特征基因,但样本量却很少,往往只有几十或几百个。同时,得益于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肿瘤基因数据的特征选择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对肿瘤基因数据进行特征选择,可以筛选出与致病最相关的基因特征,这对于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及药物的研发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肿瘤基因数据有效的特征选择算
学位
页岩气资源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川东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是典型海相页岩气的有利新区,并已经进行勘探开发工作。前人从断裂、裂缝等方面对封闭性进行了很多研究,本论文选择研究的重点是富有机质页岩的生储特征和对其封闭性的影响,进而寻找页岩气勘探局部有利区。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除显微组分不同、演化不同外,五峰—龙马溪组和下马岭组两套页岩的沉积环境相似,因此我们提出可以利用低成熟度的下马岭组页岩进行热模
学位
歧口凹陷歧南和歧北斜坡不同部位构造活动强度差异大、沉积相变快,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多样,长期以来,围绕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及其控油气差异成藏模式的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以油气输导体系评价及油气来源与运移成藏过程研究为核心,综合应用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及盆地模拟方法,明确了斜坡区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展布与油气运移特征,揭示了油气优势运移通道控藏效应与成藏模式。歧南和歧北斜坡纵向上以Es1z为界可以划分为深
学位
苯基多环芳烃和萘并呋喃化合物是石油和沉积有机质中两类重要的多环芳烃化合物,但关于这些化合物的鉴定、分布特征、成因及地球化学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本论文选取准噶尔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煤、福山凹陷烃源岩和原油,对样品中的苯基多环芳烃及萘并呋喃化合物进行了准确地鉴定,分析了样品中化合物的分布特征,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的热稳定性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成熟度指标,并成功应用于福山凹陷烃源岩和原油的成熟度评价。通过标
学位
胜北洼陷侏罗系七克台组二段是吐哈盆地陆相致密油的重要勘探目标。沉积环境及其发育的岩性较为复杂,且不同岩性储层的纵横向分布非均质性极强。其中复杂岩性的混合沉积环境及分布特征、不同类型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及致密化机理是亟待解决的难点。本文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岩心、钻测井资料、地震数据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七克台组二段岩石类型进行划分,分析不同类型岩石的沉积环境、成因及纵横向发育特征,研究不同岩性储层的微观孔
学位
浅水三角洲前缘储层是一种油气聚集的重要储层类型,融合井-震数据进行准确、全面的构型表征是大井距浅水三角洲前缘油气储层高效开发的重要地质基础,但目前对油气藏储层不同测量尺度的井-震数据间相互融合的基础及融合方法研究尚存在不足。本文以渤中28-2南明下段浅水三角洲前缘储层为实例研究区,以目标沉积旋回的测井和地震响应数据为融合基础数据,构建长短时记忆网络作为井-震融合模型,输出能够有效指示构型单元空间分
学位
板内构造是指发育在大陆内部岩石圈表层、远离活动板块边界的变形带,其作为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关注。但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和地球物理等领域,对板内构造的变形研究薄弱,这限制了对板内变形特征的认识以及其演化过程的了解。从应用角度来看,板内变形多发育在盆地中,板内变形特征认识的不全面,也会给盆地综合分析带来困难。为明确板内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本文选取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学位
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潜力大、领域广,但与浅层相比,深层储层强压实、多类型、非常规、控制因素复杂,天然裂缝往往对深埋储层物性的改善至关重要。然而,并非所有的天然裂缝都能成为流体通道,被胶结物完全充填的裂缝只会成为油气疏导的屏障。因此,需要深入探索构造应变与流体活动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产生的储层效应,加强构造成岩作用研究。库车前陆冲断带天然裂缝系统受高温压环境、构造演化及其制约下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多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