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大鼠肝癌形成中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是否对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影响。方法:1.先选取雄性Wistar大鼠2只用于BMSCs的提取;再选取雌性Wistar大鼠30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法随机分成BMSCs移植组10只、单纯造模组10只和空白对照组10只。前两组组以二乙基亚硝胺为诱癌剂制造大鼠肝癌模型,BMSCs移植组在造模过程中不同时间点注射雄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纯造模组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对照,空白对照组仅给予正常食水作对照。2.所有大鼠在同样条件下饲养21周观察下列指标:(1)肝脏磁共振成像检查;(2)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3)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MSCs移植组大鼠肝脏中性别决定基因Y (SrY),观察BMSCs移植是否成功;(4)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脏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观察BMSCs是否促进了肝癌血管生成。结果:1.病理证实单纯造模组有8只大鼠形成肝癌,BMSCs移植组有9只大鼠形成肝癌;2.原位杂交证实BMSCs移植组大鼠肝脏检测到携带SrY的阳性细胞;3.在MRI影像中,BMSCs移植组大鼠肝脏的占位性病变的数量明显较单纯造模组多,两组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26);BMSCs移植组VEGF和MVD的阳性表达率明显较单纯造模组明显增高(P <0.01)。结论:在二乙基亚硝胺制备的大鼠肝癌模型中,BMSCs不能抑制肝癌的生长,反而可通过促进肝脏的血管生成而促进肝癌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