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与巴豆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le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详细叙述了蝽科(Pentatomidae)兜蝽属(Aspongopus)药用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研究。第二章介绍了大戟科(Euphorbiaeeae)巴豆属(Croton L.)药用植物巴豆叶(Croton tiglium L.)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的第三章为虫类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的综述。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类群。为了适应生存环境,捕食或防止被捕食,它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防御性物质以及防御性机制。而在这些防御性物质中,就包含有大量的小分子化合物。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在对这些小分子化合物研究中发现了一大批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分子。我国拥有着丰富的昆虫药物种类和药用经验,但是对于昆虫药的化学物质研究较为粗浅。如何加强昆虫药研究开发,促进国家对虫类药物法定标准的形成也应该成为以后我们天然产物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我们开展了对于传统昆虫药物九香虫的化学成分研究。   通过波谱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手段,从九香虫(A.chinensis)中共分离鉴定了31个化合物,8个新化合物。已鉴定的化合物类型涉及多巴胺单体、多巴胺二聚体、多巴胺杂聚体、倍半萜、苯环衍生物、核苷、嘌呤、嘧啶、吲哚酸和脂肪醇等。新化合物类型包括多巴胺二聚体、多巴胺杂聚体、倍半萜。在九香虫中首次发现多巴胺与嘌呤碱基、丙三醇形成的杂聚体,此外还发现了具有C6骨架的γ-内酰胺类化合物。九香虫中新颖结构化合物的发现,加深了对这一虫类中药化学成分的认识,也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化学物质基础。除此之外,从九香虫中所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最终将根据中医理论的指导,结合现代生物学研究手段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将对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活性单体化合物的开发以及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新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巴豆(C.tiglium)是我国的传统中药。相对于巴豆的种子,巴豆叶的研究相对缺乏,所以我们开展了对巴豆叶(C.tiglium L.)的研究。在巴豆叶中,共鉴定了降倍半萜类成分15个,包括两个新化合物。通过铜靶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新化合物2的绝对构型,其它降倍半萜类成分在该植物中为首次分离。所分离得到的降倍半萜类成分通过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没有细胞毒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新疆不同产地、品种葡萄树伤流液的抗氧化能力;测定新疆葡萄树伤流液中蛋白和皂苷的含量;对新疆葡萄树伤流液中皂苷进行分离纯化研究;考察稳定新疆葡萄树伤流液抗氧化活性的方法。方法:1.采用ABTS·法、·OH试剂盒法、DPPH·法和N02-·法测定新疆葡萄树伤流液的抗氧化能力;2.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新疆葡萄树伤流液中蛋白的含量;3.采用化学法和TLC法对新疆葡萄树伤流液中皂苷进行定性鉴别,采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是贯彻人的一生的体育。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启
目的:对锁定型钢板和传统钢板在股骨骨折治疗中的断裂率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54例股骨骨折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7例,1组进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
目的:分析和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脑出血患者50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将其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无痛胃肠镜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在100例病患中,男病患68例,女病患32例。病患平均
绿肥,特别是豆科绿肥,其肥效早已众所周知,但其对增加土壤有机质方面的作用,则仍有着不同的见解,国外一些研究资料曾指出,由于绿肥的激发效应加速了原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因
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单钠结晶沉积在关节中引起的疾病。多种因素可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即高尿酸血症。正常情况下,尿酸可溶于血液中,但由于高尿酸血症,不溶性的尿酸在关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卵巢囊肿
炎症是机体对有害刺激如组织损伤和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因素的复杂病理反应过程,也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但严重或慢性的炎症,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风湿性关节炎、哮喘和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