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镁合金比较特殊的性能让它成为了“21世纪新型结构材料”的新宠,镁合金较高的比强度及特殊的阻尼性使其替代了大量的钢材及铝材零部件,而且这种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镁合金作为应用较早的最轻质合金,已经在3C、航空航海、汽车等方面成功运用,人们对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未来,镁合金势必发展为最具潜力的结构功能材料之一。但是,由于镁元素的晶格特性,镁合金在室温下,强度不高,延伸率低,其中AZ91镁合金虽已经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比较特殊的性能让它成为了“21世纪新型结构材料”的新宠,镁合金较高的比强度及特殊的阻尼性使其替代了大量的钢材及铝材零部件,而且这种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镁合金作为应用较早的最轻质合金,已经在3C、航空航海、汽车等方面成功运用,人们对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未来,镁合金势必发展为最具潜力的结构功能材料之一。但是,由于镁元素的晶格特性,镁合金在室温下,强度不高,延伸率低,其中AZ91镁合金虽已经在日用3C产品的壳体、小形状的支架等方面成功运用,但是由于该合金较差的延展性限制了它的更大范围的应用。因此本文采用合金化与热处理来改善AZ91镁合金组织性能,达到高强度高塑性的目的,并研究晶粒细化工艺和机制,为镁合金晶粒细化工艺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因此本文通过合金化来制备出组织细小性能良好的AZ91-X(Sn、RE(Ce/La))铸态镁合金,采用合理的热处理工艺进一步的改善合金组织形态及综合力学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XRD、SEM等分析仪器对合金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电子万能材料拉伸试验机对合金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得出以下结论:(1)Sn元素的添加细化了 AZ91镁合金的铸态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由105μm降到45μm,Mg17Al12相由粗大连续分布变为细小断续分布;Mg2Sn相与Mg17Al12相之间存在惯习面,Mg2Sn相可作为Mg17Al12相的异质形核点;当Sn含量为0.8wt.%时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了 206MPa,延伸率达到了8.15%,与铸态AZ91镁合金相比,分别提高了 40.14%和67.35%。(2)AZ91-Sn合金经过固溶处理(400℃×10h,水淬)后,晶界清晰可见,Mg17Al12相及Mg2Sn相几乎全部固溶于α-Mg基体中,AZ91-0.8Sn合金经热处理后,细小的球状相Mg2Sn弥散的分布于基体中,Mg17Al12相呈半连续状存在于晶界处,力学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200℃时效处理12h时,合金的力学性能达到了峰值,抗拉强度为240MPa,延伸率为7.21%,力学性能的提高归因于固溶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共同作用。最佳的热处理方案:固溶处理条件:400℃×10h,水淬,时效条件:200℃× 12h。(3)RE元素的添加促使合金组织得到了一定的细化,少量的RE元素能够提高合金的性能,当RE含量大于1.0wt.%时,合金的力学性能降低是因为长条状的Al11RE3相长大粗化。在AZ91-RE合金中加入Sn元素后,在合金熔体发生凝固时,RE元素抑制Sn元素的扩散导致未形成Mg2Sn相,Sn与RE元素形成了长条状硬质脆性相RESn3,最终使合金力学性能下降。(4)对于AZ91合金的组织改善及力学性能的提高,Sn元素的添加要好于RE(Ce/La)元素。
其他文献
本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洁净、细晶、均质铝锂合金锭坯制备基础研究》(U1608252)的一部分,旨在根据我国铝锂合金发展的需要,开发铝锂合金熔炼的坩埚材料涂料和热顶材料涂料。选择321不锈钢为钢坩埚材料基材,磷酸盐为粘结剂,氮化硼和氧化钇为骨料,考察了涂料的配比、烧结方法、涂料抗热震能力及涂层在纯铝、Al-(1.5-2.5)wt.%Li合金液中的溶蚀行为。选择中耐一号和硅酸钙耐火材料为热
先进高强钢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中锰钢属于第三代先进高强钢,是目前高强钢研究领域的热点。中锰钢优良的力学性能归因于其在变形过程中的TRIP效应,即亚稳奥氏体发生马氏体相变能够显著提高加工硬化率和塑性。影响TRIP效应的决定性因素是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及其稳定性。采用奥氏体逆相变退火工艺在室温下可获得较高含量且稳定的残余奥氏体。此外,在中锰钢中加入Nb、V、Ti等微合金元素能够起到
CuCr合金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结构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及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制备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阻焊电极、触头材料、电工插头等产品。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对CuCr合金的综合物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铜合金的高强度和高导电性是一对相矛盾的特性,传统提高CuCr合金性能的方法主要是固溶及时效处理,由于合金元素含量较低,固溶强化作用受到限制,抗拉强度不太理想。CuCr合
马氏体不锈钢常用于高应力的腐蚀环境下,但常用的淬火—回火处理方法下很难达到良好的强塑性配合。通过淬火—配分工艺获得低碳马氏体+富碳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能够获得良好的强韧性配合。本文先以商业化20Cr13钢为研究对象,探索淬火温度以及配分温度和配分时间等Q&P处理工艺参数对实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的对应关系;通过盐雾模拟腐蚀环境实验、电化学实验对几种Cr13型马氏
由于材料微型化的蓬勃发展,块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已不完全适用于小尺寸材料。所以,近年来关于材料力学行为尺寸效应的研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也建立了很多相关模型用以解释尺寸效应,但位错滑移模式对材料力学行为尺寸效应的影响却鲜见报道。本文选取了三种Mn含量(5、10、20 at.%)的Cu-Mn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拉伸和疲劳行为的尺寸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Cu-Mn合金的单向拉伸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样品厚度的减
超快冷技术(UFC)作为新一代TMCP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钢铁行业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超快冷技术在改善钢材的组织性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加强材料组织的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和相变强化,生产出高品质高规格的工业产品。超快冷设备进行射流冷却过程中,主要使用狭缝式喷嘴和高密快冷喷嘴组合的方式,本课题在狭缝式喷嘴装置中加入可以产生自激脉冲射流的振荡腔结构,利用脉冲射流的蓄能输出特点,研究狭缝式自
由于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不仅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强韧性,还减少了合金元素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广泛应用于各种磨损场合。但是,国内厂家生产的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存在合金含量普遍较高、可生产产品硬度等级普遍较低、低温冲击韧性差等缺点。因此,对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微合金化的方法,对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进行了成分设计,研究了实验钢连续冷却相变行为,通过TMCP及热处理工艺
随着冷轧技术朝着高强化、高速化的发展,产品表观质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良好的板形是轧制领域永恒的目标,但在冷轧过程中,由于带钢宽度方向存在温度差异,带钢表面容易高次板形缺陷,故在轧制过程中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带钢温度变化、带钢温度横向分布情况、钢卷温度场、轧辊温度场、温度干预调节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带钢温度场的影响,掌握了带钢温度场对板形的影响
利用AZ31B镁合金制造轻量化元件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目前AZ31B镁合金成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其在室温下的成形性能较差。为了更好地解决AZ31B镁合金的成形问题,本课题探究了一种新的镁合金成形技术:镁合金薄板油浸液压温成形技术。该技术的成形原理是,先将含有AZ31B镁合金薄板的模具浸没在导热油中,然后快速加热导热油,使AZ31B镁合金薄板在适宜且均匀的温度下进行液压温成形,最终获得
系泊链调质钢在海洋工程中主要起固定作用,是海洋工程设施系泊定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大船级社认证的最高级R5系泊链调质钢虽然具有抗拉强度≥1000 MPa,-20℃冲击功≥58 J的优异性能,但还不能满足某些特殊深水工程的性能需求。研发新型的高强高韧系泊链调质钢已迫在眉睫,在深水石油开发和远洋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为此,针对深水钻井平台对高级系泊链调质钢的性能需求,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