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古时期是汉语语音史的关键时期,《切韵》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音韵文本之一。《切韵》本身就是语音变化和调整的结果,它承接上古音末期。《切韵》音韵格局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可以追溯至上古音的格局。《切韵》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但时至今日,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困扰着学界。本文以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故宫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以诗文用韵、域外借音、梵汉对音、汉语方音等材料为参照系,试图对《切韵》的音韵格局进行静态描写和动态分析,以期对汉语中古音的研究有所帮助。本文对王三的3627个小韵反切,进行穷尽式地归纳整理与统计分析,并将所取得的认识与中古后期的音韵材料进行比对,比较其中的差异,着力探讨这种差异是如何通过调整《切韵》的音韵格局来实现的。经过考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第一,陆法言对《切韵》韵部的安排体现了一定的音韵层级性。在《切韵》文本中,独韵与非独韵可以将整个语音格局两分,非独韵内部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切分,大体上以开合韵之间的关系为枢纽。《切韵》的这两大格局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早期中古音的语音面貌,至唐五代时期新格局的形成,原有的声、韵、调系统发生了改变。第二,《切韵》系韵书的同用、独用的规定,可能是出于时音的要求,中古后期的音韵格局基本可以验证《广韵》的同用、独用规定。第三,重纽的差异性在于介音,“切下字决定律”具有普适性,当重纽切下字的声母具有[+响]音时,可以兼作A、B两类的切下字。《切韵》时代,三B类的介音卷舌色彩仍比较明显,而韵图时代,尤其是《切韵指掌图》中三B类的-(?)-介音色彩处于进一步脱落中。第四,与《切韵》的音韵格局相比,中古后期的语音系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1)声母方面,重唇音发生轻唇化、全浊音有清化的现象。此外,颚化现象相当普遍。概括言之,在中古后期,《切韵》的部分声母格局已发生了分化、清化、颚化等现象。但声母系统的合并和对立现象,仍是这一时期的两大主题。2)韵母方面,《切韵》的重纽格局在中古后期得到了调整,各摄内同等的韵大多数发生了合并现象。三、四等韵在《开蒙要训》内的合并,是非常重要的语音现象,相同韵尾的韵系时常因主元音的转移而变得相通;《切韵》的入声韵尾格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p、-t、-k三项对立转化为-?、-p两项对立。3)声调方面,《切韵》的四声格局在中古后期的变化有:浊上归去;调分阴阳似乎只限于平声,然而上、去、入声仍只有一套;在调值上中古前后并不一致。第五,唐五代的梵汉对音、汉藏对音、诗文押韵现象反映出的语音现象大致相同:1)对音材料反映出的声母特征与三十字母不完全相同,其中,章组字前者显示为舌面塞擦音,后者显示为卷舌音。2)韵母方面跨摄相通的现象也得到证实。3)声调方面平、去声与平、入声虽时有交涉,但区别度还是很高的。第六,《切韵》的音韵格局在南、北方音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动,但两大方音中仍存在不少共同点。第七,唐代诗人的用韵中,古体诗、律诗等每每反映出功令的规定,近体诗中时音色彩比较明显,可以与对音材料等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