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周期及致痫后雌性大鼠血清和海马雌二醇水平的动态变化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410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建立可靠的脑内甾体激素的萃取、纯化和检测方法;   (2)观察雌性大鼠不同动情周期血清及海马雌二醇水平的动态变化;   (3)观察致痫后血清及海马雌二醇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癫痫发作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1)健康生理大鼠分为五组:雌性大鼠动情前期组、动情期组、动情后期组、动情间期组及雄性大鼠组,各组6只大鼠分别留取血及海马组织标本;   (2)选择动情期雌性大鼠(290±20g)制备杏仁核点燃模型,记录模型点燃的潜伏期、到达重型发作的时间,观察癫痫发作频率及程度,分别留取点燃成功后的第1、2、3、4、5、6、12、24小时的血清及海马标本;   (3)激素水平测定:a.海马组织匀浆;b.应用有机溶剂萃取;c.HPLC分离纯化;d.应用RIA检测雌二醇水平,ELISA检测孕烯醇酮水平。   结果:   (1)生理周期雌性大鼠血清和海马雌二醇水平分别在动情前期和动情期最高,与其它各期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雌性大鼠各期血清、海马雌二醇水平与雄性大鼠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雌性大鼠各期海马雌二醇水平(1.3~1.9fmol/mgwetweight)均高于血清雌二醇峰值水平(0.69fmol/mgwetweight),其中动情期海马/血清比值最高(7.3),动情前期海马/血清比值最低(1.9)。   (3)致痫后海马雌二醇水平存在动态变化(1h开始上升,4h达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其相邻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雌二醇水平无相应变化。   (4)KA注入杏仁核后5~10分钟出现痫样发作,3小时达峰,随后呈下降趋势;海马雌二醇水平的动态变化与癫痫发作严重程度呈相关性,其峰值出现在癫痫发作严重度评分峰值后1h;   (5)致痫后海马孕烯醇酮水平无明显变化,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海马雌二醇水平均高于血清雌二醇水平,提示海马雌二醇主要由局部合成;还可能受血清雌二醇水平的影响;   (2)癫痫发作后海马雌二醇水平的动态变化,与癫痫发作程度相关。结合血清雌二醇水平无明显变化,提示癫痫发作后海马雌二醇水平主要由局部合成。   (3)癫痫发作早期孕烯醇酮水平无明显变化,提示海马局部合成雌二醇可能不需要从头开始,可以直接由睾酮转化而来。
其他文献
目的:遗传性包涵体肌病(hereditary inclusion body myopathy,HIBM)既往称股四头肌不受累的空泡肌病(vacuolar myopathy sparing quadriceps,VMSQ),又称有镶边空泡的远端肌病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早中期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早期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术后早期死亡与肝癌动脉供血类型的相关性。  二、材料与方法  对暨南大学附属
长期以来,在新州华裔子弟的中文教育中,社区中文学校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文不仅是一个实用的工具,也是传承文化的语言.然而,因为受限于经费、教学资源等客观条件,再
目的:研究兔VX2肝癌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前的DWI成像特征,放疗后DWI成像特征、Bcl-2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成功制成40只新西兰大白兔肝癌模型,2周后采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