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公共关系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关关系行业以及教育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蓬勃发展已有丰硕成果。随着中国的入世、2008年奥运、2010年的世博会的即将来到,社会上各类危机事件的层出不穷,政府公务员的公关培训与发言人制度起航,不仅公关人才需求倍增,公关关系在企业与政府层面已受到重视。因此,夲论文旨在研究中国公共关系行业快速发展背后人才的培养与需求,以及中国公共关系高等教育的现况与挑战,并提升公共关系教育研究的科学性。本文首先对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与政经、社会、媒体、公共关系行业环境描述,同时也梳理中、美两国公共关系教育史的发展与现况,接着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概念作为理论支持,通过借镜美国成熟的公关教育概念,客观地比较目前中国之公关教育体系、课程定位、设置、师资、科研的发展。再研究中、美公共关系与交叉学门的关系,并探讨公关行业人士与学界的互动以及在教育观点上的异同。最后,陈述对中国公共关系高等教育的发现建议以及提出课程设计模式。夲论文的研究框架是以中美公共关系教育为本体,并锁定高等教育中的本科及硕士教育为研究核心。在方法上,采用多元资料来源,即透过「比较教育」与「传播学」两学门经常使用之研究方法对本主题进行讨论与分析,相关研究方法,包括:「比较法」、「内容分析法」、「深度访谈法」以及「调查研究法」。总体而言,学者们认为过去20年的中国公关教育是成功的,对未来是乐观的。夲研究的也发现,相较国外大部分公共关系专业多设置在新闻传播院系,中国由于历史因素,许多公关方向是开在管理学院;由于各校的历史、特色不同,公共关系方向的设置,也呈现多元化的现象;在公共关系课程中,加入公共关系的礼仪艺术的课程也是中国特殊的地方。对于公共关系专业如何设置,学者们的意见相当分歧,不过,对于公关需要「跨学科」养分的观念确相当一致,方法上可通过跨专业(学科)的架接,建立公关专业平台,发展各校特色。在课程设计设计上,需要拟定学界、行业公认的「公关核心课程」,加强实习课程,并提出适当评估方式,促进公共关系学科的学习效果。同时因应不同学校及专业方向,可尝试「模块化」的公关的课程设计。师资的培养可通过「跨出、邀入」方式,例如:听课制度、公开观摩教学、教学、实作并行等。而公关学术资源透明化、学术机制尚待系统化的建立,包括:电子化数据库、科研结果分享、国外专业传播、公关专业期刊的订阅等。最后,21世纪的公关人才,需要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全人教育,调查、研究能力,能进行独立判断与思考,活动策划执行能力,关注新技术、新媒体,培养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在「模块化」的公关的课程设计上,可尝试单一、副修、核心、以传播为导向、以管理为导向、以国际化为导向的课程模式。最后,百年树人的教育事业,仍需更多无私的关注和高瞻远瞩的远见,当然也值得继续不断地探讨与研究。
其他文献
厨房、卫生间渗漏问题已越来越成为用户关心的事情,也越来越成为建筑界内关心的问题,就此问题从渗漏产生的设计和施工原因入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9世纪前半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巴黎开始了城市迅猛发展与扩张的时期。与此同时,社会生活动荡,财富与贫穷对立,繁荣与腐败并存,文明与罪恶同体。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巴尔扎克
目的探讨栀子苷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及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通过一次性注射90 mg/kg链脲佐菌素(STZ)后结合4周喂养高脂食料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
作为一个学习汉语的越南人,我一直觉得汉语状语,尤其是汉语状语的位置是我们越南人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一个很难把握的语法点,因此在使用汉语状语时经常犯很多状语位置不当的错
加快长江到洋山深水港区的集装箱运输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龙头,带动沿江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洋山深水港区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将对整个长江
如何建立一套既能关联临床功效和安全性,又客观可靠、简便可行的中药品质评控方法和标准,对中药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根据中药质量评控的基本现状和主要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进入了高新技术蓬勃发展时期,知识经济推动主导产业发生农业主导→制造业主导→服务业主导的变化。目前在世界GDP总量中,服务业产值已经超过了60%;
围绕研讨会的主题,主要从五个方面梳理了大会发言的内容:(一)对建国30年文学和对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学及其发展、演进与经验教训的认识和评价;(二)对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学及其在90年代的
<正> 新时期话剧舞台一个较瞩目的现象是主旋律话剧的兴起,这种现象表现为:舞台人物形象贴近现实、高大丰满;剧作在各地巡回演出;多家媒体渲染;各类评论文章充斥报牍;有关单
从建筑类型的起源、建筑组织方式、建筑材料、细部装饰等方面论述了桂林汉族民居的特色,详细地比较了此类建筑与中原地区民居的异同,并根据实践,提出关于继承与发展桂林汉族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