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胞外多糖酵母菌的筛选及其培养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2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高产胞外多糖酵母菌Njq-2的分离、筛选、鉴定、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培养物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等方面的试验,为该菌及其培养物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从面包发酵粉、酿酒曲、健康畜禽消化道内容物及其粪便中,采集得到25份样品,经一定的处理后,采用酵母膏蛋白胨葡萄糖液体培养基(YPD)与其琼脂培养基(YEPD)平板,以及合适的培养条件进行酵母菌分离,经形态学观察获得58株酵母菌。通过离心干燥酵母细胞和醇沉法处理酵母菌培养物上清液,获得51株活化的酵母菌细胞干重和胞外多糖的粗提物,并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其胞外多糖的含量,从中筛选出了一株胞外多糖产量高、生长速度较快(细胞干重较重)的酵母菌Njq-2。通过鉴定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特征,确定酵母菌Njq-2为扣囊内孢霉(Endomyces fibuliger),暂命名为扣囊内孢霉Njq-2。 通过改变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盐类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发酵温度、时间、接种量等方法来对扣囊内孢霉Njq-2进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得出培养基的优化组合是:麦芽汁6%、蛋白胨2%、KH<,2>PO<,4> 0.15%、MgSO<,4>·7H<,2>O 0.1%:其培养条件优化的结果是:将扣囊内孢霉Njq-2经活化,按2%接种量接种在装有50ml优化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在28℃、180r/min振荡培养48h。 用26只昆明系成年小鼠为试验动物,根据急性毒性试验中最大剂量法操作步骤,经口一次性灌胃扣囊内孢霉Njq-2培养物,0.5ml/只,连续观察15d,无一只小鼠死亡,表明囊内孢霉Njq-2培养物是安全的,无急性毒副作用。选用50只昆明系SPF小鼠(21~25g)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5个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试验1组用发酵培养基,试验2组用扣囊内孢霉Njq-2培养物,试验3组用灭活的扣囊内孢霉Njq-2培养物,试验4组用去除扣囊内孢霉Njq-2菌体的培养物;经口灌胃0.5ml/(只*d),连续15d后,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及T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进行测定和计算。结果显示,扣囊内孢霉Niq-2培养物对免疫器官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对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此外,扣囊内孢霉Njq-2培养物能够促使小鼠T淋巴细胞的产生。 本研究筛选出了一株有益的酵母菌,即扣囊内孢霉Niq-2,并优化出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该菌株具有产糖量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并可以提高小鼠的某些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三黄鸡为材料,以生石膏、延胡索、生地、丹皮、山萸肉、薄荷、泽泻、黄芪等中药组成纯中药复方,将不同剂量的中药复方和甜菜碱配伍成中药甜菜碱合剂,从生理机能角度,研究
目的:探究ICU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ˉ2017年5月110名ICU护士,对其进行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程度、影响因素调查和分析.结果:ICU护士医疗
焦虑症患者常有效率低下、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相关症状,有关研究证实焦虑症通过对注意资源的分配、占领以及影响持久性注意,造成注意的不集中或不能长时间集中,通过对焦虑症患
目的:对心内科的老年病人在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上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将对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心源性猝死的老年病人的病例进行案例的分析和回顾.结果:在案例分析的病人中,冠心病
本论文试验研究在隐性感染鸡球虫肉鸡的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水平的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茶皂素(Tea Saponin,TS)及茶多酚和茶皂素的混合物,通过建立隐性感染鸡艾美尔球虫肉鸡
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棉花三桃齐结不易实现,并存在早发易早衰,前期烂桃多,后期秋桃多的缺憾。为探讨新的栽培途径,1986年与中棉所合作进行了棉花留叶枝去果枝控晚蕾试验。试验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颜面部血管瘤患儿父母焦虑的影响.方法:对颜面部血管瘤患儿父母进行个性化认知干预及行为干预.在干预前后发放焦虑调查问卷,比较干预前后焦虑的变化.
目的:探究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36例进行研究,以随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多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畸形合并存在.本病的发生率约占成活新生儿其发生率的0.3%,占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药物的治疗效果要求越来越严格.由于目前化学药品和人工合成药品在治疗疾病时出现的副作用越来越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