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作为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在战略格局上存在着“正面”与“敌后”两个作战地域,即“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而1949年之后的中国抗战题材战争电影中也存在着与“两个战场”相对应的两类战争电影:“敌后战场”抗战电影与“正面战场”抗战电影。 “敌后战场”抗战电影在1949年后的中国大陆的抗战题材战争电影创作中居于主导地位,在此类数量可观且内容丰富的电影中,人(主要指兵民)和战争是两个关键的主题。农民出于各自的动因在“十七年”时期“敌后战场”抗战电影讲述的故事中几乎都有一个转变为兵民的过程,而他们一旦转变为兵民则在人格主义哲学上产生了显著的意义。新时期以降,银幕上的兵民形象受人道主义潮流回归的影响而不同程度地染有了些人性的温情,如此便形成了一个嬗变的轨迹,其具体表现就是英雄形象的变奏;“敌后战场”抗战电影中不同类型的影片对战争的表述,一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另一方面则在这些不同的背后蕴涵着高度的一致性。 大陆的“正面战场”抗战电影由于其游离在官方的政治要求与还原历史真相之间的特殊身份,它们对历史的阐释有着各自的策略;与大陆表现“正面战场”抗战的情况相类似,台湾方面在20世纪70年代出于“政宣”的需要也拍摄过一批“正面战场”抗战电影,把此两类都表现了国民党爱国军人浴血抗战的电影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并置于呼唤国家统一的时代背景之下,有着一定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敌后战场”抗战电影与“正面战场”抗战电影两者的关系并不像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一样是“相互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助”的,此两类抗战电影在内容上基本是相互平行,难有交叉之处。虽然2005年《太行山上》的上映改变了这一尴尬的局面,它既表现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又表现了“敌后战场”的抗战,但是影片宣教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其在客观公正的还原历史方面大打折扣。真正符合史实地体现两个战场的分工合作的战争电影在中国的电影史上依然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