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子女的教育是家庭发展的原动力,影响到一个家族的兴衰。俄罗斯有句谚语:一代好母亲,三代好儿孙,说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巨大,无人可替代,但是一个家庭是由父母共同支撑的,他们分工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对于儿童的成长影响也不同,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对儿童身心发展产生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这股巨大的力量,即父亲参与家庭教养的作用。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敏感期,游戏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活动。幼儿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不同的人纷纷出现在幼儿的生活中,对幼儿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然而在这些影响中,与幼儿朝夕相处的父母,对其发展影响最显著。因此,和谐的家庭,父母配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障。随着时代的变化,世界各国及地区女性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各行各业中去。与传统的女性角色发生了完全的变化。过去父亲们在外工作,赚钱养家,现在社会分工趋于两性化,时代变迁要求父亲重新定位,过去绝对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已不适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父亲增加在家庭教育上的投入,用自己独特方式、经验参与到儿童教养中去是大势所趋。本研究在河北省邢台市某区随机抽取3所公立幼儿园的304名幼儿家长为被试,采用北京师范大学伍新春教授编制的父亲参与教养问卷,附加参与父亲及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邢台市某区父亲参与教养的总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幼儿性别对父亲参与教养的差异不显著;幼儿年龄对父亲参与教养的互动性维度上差异显著;父亲参与教养三个因子在幼儿是否独生上均无显著差异;父亲参与教养三个因子在父亲文化程度上显著差异。父亲参与教养三个因子在父亲年龄、职业、月收入上均无显著差异。通过分析数据,依据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促进中小城市父亲参与教育的建议:“微观系统”:提高父亲自身水平来参与幼儿教养;“中间系统”:家庭关系助推父亲参与教养;“外部系统”:社区组织促进父亲参与教养;“宏观系统”:国家政策为父亲参与教养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