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法律保护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an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征地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是近年来我国三农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关键问题,因此,对被征地农民权益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就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文章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结构,从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内容和生存现状着手,深入探讨了被征地农民权益遭到损害的原因,认为应当注重保护农民的权益,包括法律规定的各种权益和与土地相关的一系列权益。最后笔者分析了目前我国保护被征地农民权益的法律制度的缺陷,提出了一系列完善的建议和措施。要对被征地农民的权益进行保护,首先应当明确农民在土地上享有哪些权益,在我国,正是由于权益内容的模糊才导致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被征地农民权益是指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应该享有的不容侵犯的权利和利益,包括经济、政治和其他与土地相关的权利和利益。具体来说,我国现有法律明确规定了的农民权益包括补偿权、安置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农民之所以在土地被征收后在经济上和心理上都陷入一种悲惨的境地,是因为现有被征地农民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存在诸多的缺陷,主要是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如征地程序不规范、不透明;征地目的含糊不清,容易造成政府借“公共利益”滥用权利;补偿的原则与项目不清晰,补偿费用没有与市场紧密结合,分配制度不公平;被征地农民的救济途径缺失等等,因此必须要对这些缺陷和不足进行改革与完善。文章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认为应当严格确定公共利益的界限,避免公权力的滥用;完善征地的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畅通高效的失地农民的司法救济渠道等等。通过这些有针对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建立起完善的被征地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
其他文献
民事检察建议,即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检察院针对法院的错误生效裁判和违反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调解书以及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内容,通过书面形式
股东资格是出资者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因此,如何确定股东资格,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对公司和债权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审理公司案件特别是股权转让、股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遗传资源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遗传资源的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热点。遗传资源的稀缺性和分布的不均匀使得各国在遗传资源的获取和保护中各
我国的人事代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人事人才社会化服务制度,人事代理的推行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的人事管理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