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类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个案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umes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与文化具有天然的密切关系,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保存、积淀和发展,作为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手段的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也应该从实践层面探讨理论对于教育的促进作用。贵州省率先开展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民族文化依托学校进行传承已经走过十几年的春秋,由最初的活动开展阶段发展到具有媒介价值教材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起步比较早的学校积极寻求校本教材开发的外部智力与资金支持,依托本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整合,群策群力,开发出了彰显本校特色的教材。本研究以扬武中学的实地调查为个案,对黔东南州部分学校开发的民族文化类校本教材进行搜集整理归类,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其开发过程中涉及的主体方、利益相关方,把握教材开发的脉络流程。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阐述了民族文化类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包括民族文化类校本教材开发的特殊性,开发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如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与本校实际相结合、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经典性、科学性原则等,开发过程的前置、中置、后置保障性机制,开发的意义等;其次在对丹寨县扬武中学校本教材开发过程进行重点梳理的基础之上,总结了该校在民族文化类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此同时,指出了其他同类学校在民族文化类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材开发目的的功利性倾向、参与主体单一性、教材开发过程中相关保障性机制和规章制度的缺乏等,这些问题严重挫伤了相关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教材开发的质量。通过对问题原因展开分析,发现:现有的教育考评制度、教师理论水平及经费、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偏差:由此,本研究总结了一些关于完善民族文化类校本教材开发过程的一些启示,如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性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此类教材开发专家数据库等措施,旨在为民族文化类校本教材开发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
其他文献
为了对比腐蚀钢绞线和腐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通过加速腐蚀和拉拔试验得到二者的粘结特征参数和腐蚀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腐蚀钢绞线和腐蚀钢筋由于表
目的制备阿昔洛韦胃漂浮缓释片,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其体外释放影响因素。方法以阿昔洛韦为模型药物,分别以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15M(HPMC K15M)、Eudragit S100和
纳粹屠犹和南京大屠杀都是二战时期震惊世界的大屠杀事件。战后,以色列开始开展大屠杀教育,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我国南京大屠杀教育,尤其是中学南京大屠
骨骼肌中的卫星细胞 ,长期以来就被认为是出生后骨骼肌生长、修复和维持的单能成肌干细胞。近年研究发现 ,卫星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同起源于胚胎血管祖细胞 ,且成年骨骼肌中存在
为探讨中国健康成年男性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搜集了中国208个单位测定的30196例健康成年男性癌胚抗原参考值数据,通
陈望道先生在深厚的唯物辩证法、语言学基础以及广博的学科基础之上对修辞学进行研究,提出了具有前沿性、开创性和奠基性的修辞学理论。陈望道的修辞理论主要体现在《修辞学
随着终身教育的实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方式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人们的学
长期以来,骨骼肌被认为是一种效应器官,接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近年大量实验研究资料发现骨骼肌也具有分泌活性物质的功能,能表达、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信号分子,包括调节肽、
绘画是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的过程,在我的绘画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画家,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这个过程中,我对绘画的感悟不断的呈现在自己的画面中。这篇论文主
自噬是一种存在于正常细胞和病态细胞中的非选择性的降解机制,其主要作用是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为细胞生长代谢提供必要的大分子物质和能量并清除细胞内过剩或有缺陷的细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