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替比夫定对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分析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及其与HBeAg定量及血清学转换、HBV DNA定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探索替比夫定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的机制。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满足一定条件的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对照组及实验组经替比夫定治疗前和治疗12、24、36和48周后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比例;同时在上述时间点测定实验组HBV DNA定量、乙肝标志物定量、肝功等。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实验组前、后对比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率的比较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比实验组基线水平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关系;分析实验组在替比夫定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及其与HBeAg定量和血清转换情况、HBV DNA定量等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随访期间,5例患者退出研究,最终完成随访观察的30例患者的数据纳入统计分析。实验组在基线水平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比例为(12.55±1.7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8.32±1.00)%(p<0.05)。实验组经替比夫定治疗12、24和36周后调节性t细胞比例依次为(10.42±1.04)%、(9.55±0.74)%和(8.78±0.67)%,逐渐降低,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8周后调节性t细胞比例(8.74±0.71)%与36周相比,无显著差异(p=0.573>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5>0.05);治疗36周后的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实验组经替比夫定治疗前及治疗12、24、36和48周后hbeag定量依次为(39.59±10.64)、(22.01±9.78)、(15.09±8.78)、(11.31±6.78)和(9.22±6.98),逐渐降低,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前、后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对应时间点hbeag定量均具有显著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依次为0.862、0.857、0.654、0.632和0.645;治疗前、后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对应时间alt水平无直线相关性。治疗48周后调节性t细胞比例较低组hbe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hbv-dna定量低于检测下限的比例均高于调节性t细胞比例较高组。结论: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比例较健康对照组升高,经替比夫定治疗后比例逐渐下降。治疗后调节性t细胞比例较低组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例高于调节性t细胞较高组。替比夫定治疗hbeag(+)chb患者具有较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的原因可能是它能抑制treg的数量,机体免疫应答随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