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混合料的渗水湿化对高填方体变形的影响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or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生产水平快速增长,机场的建设及扩建也进入了井喷时代,山区的高填方工程越来越多。场区地形高低起伏,土石挖填方工程量大,且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水位随季节变化明显,在降雨或者地下水渗流过程中,填料的浸湿会引起湿化沉降。如何准确评价填方体在湿化条件下的沉降及差异沉降规律,使高填方体在施工期和工后的沉降及差异沉降满足工程要求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现场试验和对工程现场的长期分层沉降监测,结合FLAC3D数值模拟,研究了湿化条件下高填方体的沉降及差异沉降相比天然工况下的增大程度。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①分析了土石混合填料的湿化变形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现场单环注水试验,得到研究区填方体的渗透系数;通过现场探槽开挖试验,得到填土体的含水率沿剖面纵向的变化规律。再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出该研究区降雨入渗的影响深度。②通过对填方体的分层沉降监测,施工加载期的最大沉降量为43.09cm,沉降速率为0.71~2.56mm/d,加载结束后的沉降速率为0.13~0.32mm/d。沉降速率及沉降量与填方体高度、施工填筑速率成正相关,含水率随土体深度变化的表达式为y=-0.0484x2-0.1781x+10.468,当含水率增大时,沉降速率也有一定的增大。③利用Auto CAD—ANSYS—FLAC3D三者结合建立复杂地形下的三维数值模型。X和Y方向位移较大部位均发生在边坡处,边坡坡度越大,位移值越大。Z向的沉降主要取决于填方体的高度,在最高填方高度29.8m处的最大沉降值为52.93cm。最大差异沉降率和平均差异沉降率分别为11.42‰和3.41‰。湿化条件下选取了三种工况:降雨入渗湿化影响深度分别为5m、10m、20m,对应的地下水位上升1m、3m、5m,得到最大沉降变形相比天然工况下增大比例分别为3.5%、12%和20%左右,且湿化深度的增加对填方体沉降的影响要比地下水位上升产生的影响大。将其与实际监测结果对比发现与工程的实际情况较为吻合。④基于多因素正交极差分析原理,对影响填方体沉降的参数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得到敏感性顺序为:变形模量E0>密度?>粘聚力c>内摩擦角?>泊松比μ。基于已有的监测数据,对岩土体力学参数进行反演研究,并将反演得到的参数代入模型对其余监测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反演得到的参数是比较合理的。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土钉以及复合土钉支护以其突出的经济性与良好的工作性能在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国学者对土钉以及复合土钉支护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但是对土钉以及复
预应力索拱结构是一种新型杂交结构体系,它是一种刚柔相济的混合结构形式,将刚性拱与柔性索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共同抵抗外荷载的作用,既发挥了高强索的抗拉性能,又充分利用了拱的抗
CT技术为研究岩土工程材料的细观损伤演化提供了有效的测试手段,但是现有的CT分析方法没有充分利用试验结果所提供的CT图像资料。本文运用数字图像处理的原理和方法,基于损伤力
我国现行规范缺乏对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框架剪力的调整规定,在工程应用中,工程师多参照框架-核心筒的规定执行。本文旨在研究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剪力分布
本文结合基坑开挖工程的实际特点,采用普通三轴和真三轴模拟深基坑开挖土体的卸荷实际应力路径试验,来研究深基坑土体的工程特性以确定土体参数与本构模型,使深基坑设计参数与设
本文对静电场提高污泥絮体沉降性能和活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通过电泳技术证明静电场应用于沉淀池的可行性。电泳是成熟的静电场技术,通过考察不同电压下污泥絮体在
输电导线在覆冰以后,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非线性气动力会使导线作低频、大振幅的自激振动,这种现象称为输电导线的舞动。由于持续时间长、幅值可达几米甚至十几米,因此舞动发生后会对输电线路造成很大的破坏,严重时可导致大面积的供电系统瘫痪。本论文简要阐明了输电导线舞动的发生机理,接着在颜志淼所建舞动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相邻跨和绝缘子串的影响,在模型中加入水平刚度系数和质量系数,建立了考虑完全边界条件的基
学位
锚固技术是岩土工程加固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锚固技术以其独特的效应、简便的工艺、广泛的用途和经济的造价,在岩土加固领域中显示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目前不仅广泛应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它的研究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固态化合物,目前陆地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