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ai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调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现状,研究国内外路面结构组合,基于路面结构耐久性的设计理念,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复合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复合基层即上层为柔性层、下层为半刚性基层,既具有半刚性基层强度高、刚度大的优点,又可发挥柔性层的柔性和变形能力。由于目前对柔性层的防裂效果、复合基层沥青路面整体车辙、复合基层沥青路面疲劳性能、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与控制指标等关键问题研究甚少,导致确定的结构层盲目性很大,缺乏科学的依据。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各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与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复合基层研究的概况,并确定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在调查国内外不同基层类型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基层类型的特点,提出复合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从复合基层的抗裂原理入手,进行抗裂力学分析,分析了不同柔性基层厚度与模量对防裂效果的影响。 第三章:调查复合基层沥青路面的温度场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复合基层沥青路面在不同沥青层厚度与重载作用下的最大剪应力分布,分析车辙易产生区域,提出车辙的控制指标与标准,并对不同基层类型和不同沥青层厚度的沥青路面进行永久变形预估。 第四章:研究路面结构在不同层间接触条件下的主要抗疲劳区域,并根据各结构层疲劳破坏顺序,提出复合基层沥青路面疲劳寿命预估模型。 第五章:在研究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目前存在的理念问题与国外柔性沥青路面设计控制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复合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类型,提出复合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的控制指标与标准,并相应地提出复合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第六章:总结全文要点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其他文献
山区干线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是保证山区干线公路安全运行的关键性因素,现有的安全保障工程由于在设计、施工以及管理中人为的疏忽与技术限制,很难满足交通安全需求。因此为了保证
水轮机是一种把水流的机械能转变为旋转机械能的动力机械,它一般是以水流为动力带动发电机工作,从而把能量远距离输送出去。水轮机的失效形式一般为主要过流部件的汽蚀造成的掉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旧轮胎橡胶。如何消化利用这些废旧橡胶,减少环境污染,成为一个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将废旧轮胎橡胶粉碎成微粒掺加到混凝土,可有效
与公路路面半刚性材料结构层相比,级配碎石粒料层可以有效避免反射裂缝的发生,且具备良好的水稳定性与排水性能,被国外广泛应用于公路路面基层与底基层,但我国由于较大塑性变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