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7N9流感病毒自2013年发现报道以来,已经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病毒可以突破种间屏障,造成人的感染和发病死亡,给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宿主的天然免疫系统在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比较研究不同宿主来源的H7N9流感病毒拮抗宿主天然免疫的差异,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为更好地了解H7N9流感病毒在拮抗宿主天然免疫方面的差异,本实验选取两株不同宿主来源的H7N9流感病毒作为模式病毒株,分别是禽源病毒A/Pigeon/Shanghai/S1421/2013(H7N9)[PG/S1421]和人源病毒A/Anhui/1/2013(H7N9)[AH/1]。两株病毒只在PB2蛋白的627位点存在一个氨基酸的差异,PG/S1421是627位谷氨酸(E),而AH/1是627位赖氨酸(K),但是这两株病毒对哺乳动物的致病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用不同剂量的两株流感病毒感染C57BL/6小鼠,连续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死亡率,实验结果显示,AH/1可以造成小鼠的发病死亡,而PG/S1421则不会造成小鼠发病。病毒感染后的小鼠,肺部病理损伤程度存在差异,用ELISA实验对肺部I型干扰素水平进行检测,发现两株病毒均可以在肺部诱导I型干扰素的产生,但是AH/1感染导致肺部的I型干扰素含量更高。为了确定两株流感病毒诱导产生I型干扰素的主要通路,用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基因缺失小鼠,取腹腔巨噬细胞,经病毒感染后,检测I型干扰素产生情况,检测结果显示,两株流感病毒感染主要是通过RIG-I/MAVS/IRF3这一信号通路产生I型干扰素的。为进一步研究PG/S1421和AH/1诱导宿主产生I型干扰素差异的原因,首先构建了两株表达PG/S1421和AH/1的PB2蛋白的A549细胞系,用两株病毒进行感染,检测IFN-β的mRNA水平,结果发现两者对I型干扰素产生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PB2的627位点单一氨基酸差异不是造成AH/1诱导更多I型干扰素的主要原因。然后用两株病毒以相同剂量感染A549细胞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和细胞流式实验检测均显示感染效率无明显区别,表明I型干扰素产生的差异并不是由于感染效率导致的。最后用两株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收集上清液和细胞蛋白,ELISA实验检测上清液中IFN-β的含量,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干扰素产生通路上关键分子的表达情况,发现两株H7N9流感病毒感染腹腔巨噬细胞均会诱导I型干扰素产生,但是AH/1可以诱导更多I型干扰素产生,而且AH/1感染可以上调RIG-I的表达量,PG/S1421感染对于RIG-I的表达量则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禽源病毒PG/S1421感染不会造成小鼠发病,人源病毒AH/1感染则可以造成小鼠的发病和死亡,两株病毒均可诱导I型干扰素产生,但是在抗宿主天然免疫方面存在差异。AH/1感染可以通过上调RIG-I的表达,进而促进I型干扰素的产生,在宿主体内具有更高的病毒滴度提示AH/1可能逃逸了宿主天然免疫的清除,实验发现了人源流感病毒促进I型干扰素产生的初步机制,为以后更精确的分子机制研究和流感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