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服饰,自远古发源以来,历代嬗变,累至近世,样式形制,蔚为大观。当代研究中国古代染织服饰史,主要通过文献、实物和图像三个途径,三者各有特点、互为补充,共同为我们认识历史的真相提供佐证。本研究以中国古代卷轴画这个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最主要类型为研究对象的范围,其中人物画与染织服饰研究的关系最为密切,成为本文的研究核心。服饰在中国古代卷轴人物画中的表现方式是服饰史研究和美术学研究都有所涉及,又未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因此,对于中国古代卷轴人物画中的服饰表现的研究是两个学科领域相互交叉,又有待进一步挖掘的新课题。而且,本选题对中国古代卷轴人物画中服饰表现的探讨,亦属一个关于“以图证史”的方法论之研究,同时对于服饰史研究中“图像陷阱”问题的解决,也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古代卷轴人物画中服饰表现部分有针对性的全面梳理,归纳出历代卷轴人物画中服饰表现的方式方法、样式特征,及其与服饰内容相互之间的关系等程式演进的脉络,从而为服饰史和美术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搜集、筛选和整理了中国古代存世的人物卷轴画作,结合历代画论、著录和研究文献,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了历代卷轴人物画中,在服饰表现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画家、画作及其风格样式。同时结合中国古代服饰的种类、款式、结构、纹样、色彩和材质等内容,对历代各种典型表现样式的线条、用笔、设色、晕染、质感和立体感表现等技法特征加以分析和总结。通过辨析历代卷轴人物画中典型的服饰表现技法与表现内容之间的关系,梳理魏晋至清末间,不同时期人物画中服饰表现的审美观念、形式法则和程式演化等服饰表现方面的历史发展脉络。经由表及里的分析论证,分阶段提出了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最后贯通起来总结中国古代卷轴人物画中服饰表现的主体发展脉络,进而论述中国古代画家们在卷轴人物画中是“如何表现服饰的”这个核心问题。其中包括:服饰的具体形态,服饰的穿着效果,服饰与人物的关系,以及其所反映的主体人物之身份、神态和风韵等问题。本文对中国古代的卷轴人物画的研究,是从服饰表现的视角进行比较全面和周密的考察,而这个层面的主题和线索在以往的美术史和服饰史研究中回避不了,但又都未作全面的尝试。基于历史相互联系的观念,通过对中国古代服饰表现技法的整理,揭示了中国古代人物画表现服饰的内在沿承关系。以服饰表现为研究中心,联系历史社会背景,分析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卷轴人物画中诸类服饰表现出现的深层原因,进而初步探讨了各个时期服饰表现技法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关系问题。对原作失传的上古典型服饰表现方式做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推断,并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具体的图景。对中国古代“十八描”的衣纹表现技法,从服饰表现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重新界定其所指代的样式,以及出现的大体年代,并揭示各种不同的衣纹线条与服饰材料和形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状况。通过对各个时期所作的卷轴人物画中的服饰色彩、图案、结构、造型、形制等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周密而整体的考察,揭示不同时代的画家对服饰现实状况在卷轴画中加以表现的特征。通过对同一题材不同版本的人物画中服饰表现的对比研究,揭示了“摹本”与“创本”之间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本质区别,进而为我们更清晰地辨别历代人物画作提供佐证。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不同时期的院画风格在服饰表现方面的状况,并研究了其发展的过程,以及在各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和对服饰表现的影响。对北宋以来的文人画在不同时期的服饰表现状况,也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梳理了其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和服饰表现的典型样式。对肖像画自元独立以来,在不同时期的服饰表现状况,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探究了其在各个时期的典型特征和服饰表现典型样式。对仕女画、历史故事、风俗画等不同题材的人物画,在不同时期的服饰表现发展状况,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发现了《女史箴图》卷(大英博物馆藏本)是现存卷轴人物画中最早表现“接袖”这一服饰结构线的史实。发现了中国古代卷轴人物画在描绘服饰的视角方面,直至明中叶,随着西方透视法的引入,才出现正面构图的重要演变。从程式与程式化的层面,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古代卷轴人物画中服饰表现诸样式中的程式与程式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