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德鲁·勒菲弗尔是操控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影响翻译的社会文化因素有三个,分别是意识形态、诗学观以及赞助者。传统意义上,翻译被认为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语言转换。但是,勒菲弗尔指出文学翻译并不仅是词汇的改变或是新的文学形式的引入。译者的翻译过程要受到多个社会文化因素制约。这些因素会影响到译者对译著的选择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由于不同的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原著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中译版本。不过,因为儿童文学作品的特殊性,这种不同仅仅存在于细节的处理策略上。 儿童文学作品的目标读者主要是儿童,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并把儿童的需要及认知情况考虑在内。由于儿童文学的特点分明,例如,浅显易懂的语言、直白的表达方式及简单的句子结构,所以,译者就需要用儿童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译出作品。 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及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绿野仙踪》到现在仍深受儿章读者的喜爱。然而,随着越来越多新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涌现,专门研究《绿野仙踪》的研究者少之又少。CNKI网上搜索及浏览数据显示,仅有不到20篇的论文与儿童小说《绿野仙踪》有关。 本论文基于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尝试以《绿野仙踪》的陈伯吹及马爱农的译本为案例,分析译者所处社会背景的意识形态、诗学以及赞助者对两位译者翻译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证明当时的意识形态、诗学以及赞助人等因素确实影响了两位译者的译本选择及翻译策略。操控理论确有其科学性及合理性。 论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论文写作缘起,论文意义,研究方法。 第一章是文献综述,将以往针对意识形态、诗学以及赞助人与翻译的关系的研究做了简要整理,同时简要介绍了《绿野仙踪》在中国的译介情况。 第二章陈述了论文的理论依据。介绍了操控学派的起源及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最后介绍了操控理论的三要素,以及三要素对文学翻译的作用。 第三章对儿童文学及儿童文学翻译的操控做了表述。 第四章首先简单介绍了《绿野仙踪》及其原作者,其次对陈伯吹及马爱农两位译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及语言特点进行研究。 第五章根据具体例子来分析陈伯吹和马爱农两位译者因操控理论的三要素的影响所表现出的不同及特色,以此来验证操控理论的科学性。 最后得出结论:在两位译者的《绿野仙踪》的翻译中,意识形态、诗学以及赞助者在翻译材料选取、翻译策略的决定方面对译者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