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治疗子宫内膜癌方面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比较,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及其学习曲线,以期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治和患者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原则(1)将连续入院并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编号;(2)通过随机数字表,以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对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组(A)和传统腹腔镜手术组(B)。研究对象选取自2016年8月截止2018年2月收治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83例患者,最终分组结果A组38例,B组45例。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年龄、体重指数、既往盆腔手术史、FIGO分期)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术中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手术方式的手术费用,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相关参数。学习曲线采用CUSUM累积和方法分析。结果:1.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术中输血及术中并发症发生。与传统腹腔镜对比,机器人手术时间短(206.6±45.99min vs.244.9±50.02min,p=0.001),术中出血量少(96.3±86.19ml vs.147.6±114.12ml,p=0.026),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1.9±0.34d vs.2.3±0.46d,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7.3±2.54d vs.8.5±2.79d,p=0.035)、术后24小时疼痛感更低(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烈疼痛、无法忍受的例数分别为(6/14/11/5/2vs.4/8/20/8/5,p=0.033);但机器人组留置引流管时间长于传统腹腔镜组(5.1±2.16d vs.4.2±1.5d,p=0.032);且机器人组手术费用较高(人民币28563±6470元vs.11863±2593元,p=0.000);在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3±2.75d vs.2.7±2.07d,p=0.27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2%vs.17.8%,p=0.564)、切除淋巴结数量(11.8±5.47个vs.13.3±5.74个,p=0.23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治疗超重以上患者方面分层分析(BMI≥24Kg/m~2),与传统腹腔镜组对比,机器人组手术时间短(202.1±51.71min vs.241.5±43.06min,p=0.018)、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1.9±0.24d vs.2.3±0.45d,p=0.012)、术后疼痛感轻(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烈疼痛、无法忍受)的例数分别为(5、4、5、2、1vs.1、3、8、5、2,p=0.042),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量、拔引流管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3.根据累积和CUSUM分析方法,共研究分析了38例达芬奇机器人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绘制各主要指标学习曲线图,分为两个阶段,学习提高阶段(上升曲线)和熟练掌握阶段(下降曲线),曲线开始出现转折时所对应的手术例数即为掌握该项技能所需要的最少例数。其中术中出血的学习曲线为约14例,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拔引流管时间的学习曲线均约为21例,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的学习曲线约为24例。综上,初学者想要学习达芬奇机器人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并且各项主要手术指标均达到平台稳定水平,其学习曲线约为24例。结论:1、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对比传统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具有更好的短期手术效果,并且在治疗超重以上患者手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手术费用方面机器人较高,患者需衡量经济能力选择合适自身的手术方式。2、对于熟练掌握传统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外科医生,达芬奇机器人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学习曲线约为24例,相比传统腹腔镜手术学习曲线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