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十六世纪以来,伴随着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域的再度传播与发展,召庙建筑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并积淀成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本地域深层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召庙建筑的创立、发展和消亡见证了一个民族在一段特定历史时期所走过的路程。如今,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在经历了历史上数次的拆与毁之后,仅剩的百余座召庙又面临着旅游开发等新的考验与磨难,亟需进行整理和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藏传佛教文化研究领域中,有关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的研究屈指可数,且不成体系,而针对此类建筑形态的研究则接近空白。本论文希望成为迄今为止较全面、较系统地对该类建筑形态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论。首先,基于调研和文献资料的系统立档,本论文归纳了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形态的一般共性特征,揭示了其形态“是什么”的问题,成为论文研究的切入点;进而,论文在第三、四、五章分别以专题的形式分析了政治、文化、宗教三方面主要因素对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形态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形态表现,从而回答了形态“为什么”的问题,是论文的主体内容;同时,以上述内容为铺垫,并基于召庙的主体建筑——经堂、佛殿在该类建筑整体形态构成中的特殊地位,第六章专题总结了其发展分期和布局规律;此外,鉴于内蒙古地域召庙建筑形态的丰富性和特殊性,作为完整性研究的补充和以上观点的实证,第七章专门分析了典型召庙的个案形态;最后,论文着眼于研究成果的应用,在调研近年新建召庙的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地域召庙保护的一般原则;介绍了个人的设计实践——“红召”及其设计思考过程;解析了内蒙古传统召庙建筑在当代的文化原型;提出了当下内蒙古的地域性建筑创作应继承的理念与精神。论文采用系统归纳法,并借鉴了类型学、人类学等理论,从建筑形态的表象中分析了多重影响因素,探究了建筑原型及其深层文化结构,因而对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的静态保护与动态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在发掘地域建筑文化和相关学术研究方面亦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