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日益增多,垃圾填埋慢慢成为我国各大城市主要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之一,而垃圾填埋过程产生的垃圾填埋气含有大量甲烷,具有潜在回收价值。硅氧烷作为垃圾填埋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它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垃圾填埋气的资源化利用过程。本论文主要内容是通过研究不同结构组成活性炭的硅氧烷吸附效果,判定活性炭孔结构参数对其硅氧烷吸附效果的影响,之后我们通过使用盐酸处理、氨水处理、氮气热改性处理对活性炭进行改性,从中寻找最有利于提升活性炭硅氧烷吸附能力的处理方式,并通过静态氮吸附,Boehm滴定的方式来表征改性活性炭,并分析活性炭硅氧烷吸附性能与其理化性质的关系,为活性炭吸附硅氧烷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主要通过使用实验室配置的含有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的模拟气来进行活性炭的动态吸附实验,定时取样测定出口D4/D5浓度,最终通过计算确定活性炭穿透时的D4/D5吸附容量,本次试验主要得出的结论如下:1,活性炭对D4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孔径范围1.7nm到5nm的孔隙内。2,氨水处理和氮气高温热处理有利于增加活性炭表面碱性官能团,盐酸处理有利于增加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团,这三种处理方式均可一定程度增加活性炭1.7nm到5nm范围内的孔道孔容。3,碱性官能团的存在有利于活性炭吸附D4,含氧酸性官能团的存在不利于活性炭吸附D4。4,水蒸气存在显著降低了活性炭D4吸附容量,且湿度越大降低越多;二氧化碳的存在对轻微地减少了活性炭的D4吸附容量。5.活性炭对D5的吸附特性与D4相似,同样主要发生在1.7nm到5nm的孔道内,并且活性炭对D5吸附受到含氧酸性官能团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