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的人才要具备的“实践智慧”包括共同生活、生存、做事、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 理解是学习进行的基本方式,理解也是教育活动进行的基本方式。解释学在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建构教育意义、新型师生关系、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实践是形成实践智慧的前提条件。解释学对信息社会受教育者的实践智慧的形成也具有指导意义。 解释学是研究理解和解释的科学。迦达默尔将解释学发展为哲学解释学和实践哲学,他认为“理解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迦达默尔认为理解具有历史性、语言性,理解是过去视域和现在视域的融合。迦达默尔还创造性的恢复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概念,他认为实践是社会理性的条件。 研究表明,运用解释学的方法,可以得到对教育技术的前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信息社会的特征,可以得出对教育技术的本质内涵的理解:作为认知手段和方法的教育技术与作为理解和帮助形成“实践智慧”的教育技术的视域的融合。从解释学视角来看教育技术实践还具有理解性、语言性以及形成实践智慧的可能性。教育技术实践的内涵包括了认知、理解和形成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