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枫黄酮含量变化及果实性状变异研究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rr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宝枫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宝锋镇元宝枫基地里引种的元宝枫12、9、3和2年生这四个年龄的林分的叶片及46株12年生大树的果实为研究材料,分别对元宝枫总黄酮含量季节变化规律、元宝枫不同部位叶片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元宝枫相对变异类型叶片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元宝枫不同树龄叶片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以及元宝枫果实性状株内变异、元宝枫果实性状株间变异、元宝枫果实各个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元宝枫黄酮含量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在一年中12年生的元宝枫叶总黄酮含量在8月最高,4~6月元宝枫叶内总黄酮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以5月的增幅最大(1.87%);随后在7月总黄酮含量出现短暂下降,但降幅较小;到8月黄酮含量上升到最高。9、10月其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以9月的降幅较大为1.29%。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于6月份和8月份出现2个高峰。4~8月元宝枫叶中总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因此,8月为元宝枫叶片的最佳采摘时期。 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叶片总黄酮含量是有一定差异的。其中以第四对叶的含量最高,第一与第七对叶的总黄酮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也就是说在同一枝条上的最佳采摘叶片部位应该是在枝条上从第一对完全展开叶下数的第四对叶片。 各相对变异类型叶片之间的总黄酮含量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只在个别相对变异类型间有微弱的差别。嫩叶绿色与嫩叶红色叶片的总黄酮含量差异最大为0.20%;其次为大叶片与小叶片,差异为0.15%;再次为红色叶柄叶片与黄色叶柄叶片,它们之间的差异为0.07%;深叶裂叶片与浅叶裂叶片黄酮含量相差了0.05%;叶柄直立与叶柄下垂的叶片只相差了0.04%。总之,各相对变异类型叶片间黄酮含量差异都不大。进一步做方差分析黄酮含量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然而嫩叶呈绿色与嫩叶呈红色叶片的总黄酮含量差距相对较大。所以,在以后的生产中在嫩叶呈绿色与嫩叶呈红色叶片间我们应当选择嫩叶呈绿色的个体。 不同年龄的元宝枫群体中总黄酮含量是因年龄而异的,其总黄酮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3年生>9年生>12年生>2年生。说明元宝枫在2年生长期到3年生长期期间有一次黄酮含量明显升高的生长高峰,9年生长期到12年生长期期间黄酮含量有下降趋势。说明在实际生产中建立叶用原料林时应选用幼龄个体,可以建立成茶园式的栽培模式。 从选育叶用品种角度出发,以叶片总黄酮含量为主要指标,结合抽枝数、冠幅、地径、株高等性状与叶片数性状的相关性密切程度挑选出营养生长旺盛,枝叶繁茂的初选优株6株。对这6株初选优株进行高黄酮含量元宝枫优良单株的选择。由于元宝枫叶片的总黄酮含量在8月最高,叶片的最佳采摘时期也应在8月。所以高黄酮含量优良单株的选择应根据各初选优树8月份总黄酮含量的高低为主要指标进行选择。7号和75号两株初选优树叶片的总黄酮含量最低,在4~10月从未达到每月初选优树总黄酮含量的平均水平,这两株初选优树不作为提取黄酮类化合无的叶用型的繁殖材料,所以先将他们淘汰。虽然101号初选优树叶片总黄酮含量在4月和6月排在第二,在5月和7月排在第三,但在适宜采摘的8月含量却降低到了第四,而且还考虑到其在10月中旬叶片就已经基本落光,也不作为叶用型的繁殖材料,所以将101号排除。由此,在选择的6株初选优良单株中最后入选的三株高黄酮含量的优良单株分别为85号、38号和19号。元宝枫实生群体表型变异较大,果实的性状变异也较大。各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空壳比率、果实厚度、种子千粒重、果实千粒重、着生痕长度、种子厚度、果实宽度、带翅果实长度、果实长度。果实千粒重和种子千粒重与引种地相比略低,只有少数几株大树的果实千粒重与种子千粒重能达到原产地的平均水平。元宝枫引种到云南后,在云南的立地条件下果实重量变异很大,果实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云南引种元宝枫果实性状具有比较广泛的遗传基础和遗传多样性,有选择和育种的潜力。为选择育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元宝枫果实各性状间的相关性为:(1)果实空壳比率除了与果实千粒重呈弱负相关外,与其它性状并无相关性。(2)带翅果实长度与果实千粒重、种子千粒重、果实长度和种子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还与着生痕长度及果实宽度呈显著正相关。(3)着生痕长度与果实厚度和种子厚度几乎不相关;与果实长度和果实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着生痕长度还与果实千粒重和带翅果实长度呈显著正相关。(4)果实长度与带翅果实长度和着生痕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还与果实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5)果实厚度与种子厚度、果实千粒重和种子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厚度与其他性状无明显相关性。(6)种子厚度与果实厚度、果实千粒重、种子千粒重及带翅果实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性状无相关性。(7)果实宽度与果实千粒重和着生痕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宽度还与种子千粒重和带翅果实长度呈显著正相关。(8)果实千粒重与空壳比率呈弱负相关;果实千粒重与种子千粒重、带翅果实长度、果实宽度、种子厚度和果实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此外果实千粒重还与着生痕长度及果实长度呈显著正相关。(9)种子千粒重与着生痕长度及果实长度无相关性;果实千粒重、带翅果实长度、果实厚度及种子厚度与种子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此外种子千粒重还与果实宽度呈显著正相关。 从选育果用品种角度出发,以种子千粒重为主要指标,初选性状优良的单株有以下11株:4、7、19、21、52、85、101、109、117、124号及136号。这些大树的种子千粒重都能达到原产地的种子千粒重的平均水平。结合结实数量后,性状优良的大树有以下7株:4、19、21、85、100、101、136号。100号虽然种子千粒重较轻,但结实数量高,所以也选择在优良大树之内。
其他文献
学位
在强光环境条件下,植物吸收光能会超过光合能力,这部分光能不能用于光合电子传递而主要以热的形式耗散。玉米黄质能够帮助植物释放多余的能量,减少自由基的形成,抑制了光氧化,起到
本文以森林水文学为理论基础,从森林水源涵养的角度运用生态定位研究方法,在松花江干流,以方正县高楞林业局为观测点,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红松人工林、山杨水曲柳林、落叶松水曲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上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该病害1982年传入我国,到目前已扩散到我国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造成成片松林枯死。在我国黑松(Pinus thunbergii)和马尾松(Pinus mas
本文以天然林区、靠近天然林的人工林和远离天然林区的人工林(油松和刺槐)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研究和分析了淳化县三个不同地区的人工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
人工林是世界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恢复和重建以及经济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人工林的迅速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缓解了社会的需求,但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
KNOX同源异型结构域转录因子在植物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基于序列相似性KNOX蛋白被分为KNOXI和KNOXII两个亚家族。KNOXI基因在顶端分生组织中表达,决定分生组织细胞命运
本研究以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的茎段为外植体,探索红檵木组织培养的技术体系以及在培养过程中研究不同的培养条件对其叶片内色素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