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链孢霉B细胞表位疫苗免疫治疗改善小鼠哮喘气道炎症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wu8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交链孢霉是与过敏性疾病相关的最常见霉菌之一。空气中高水平的交链孢霉暴露量是哮喘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儿童早期对交链孢霉过敏也是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过敏原免疫治疗仍然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唯一疾病对因疗法。高质量的过敏原疫苗是免疫治疗取得疗效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然而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交链孢霉提取物大多来源于天然过敏原,其成分复杂,直接影响了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另外,由于不同的培养环境、品种差异、提纯工艺、检验流程都存在巨大差异,使得过敏原提取物很难实现统一的标准化生产。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使用噬菌体展示肽模拟交链孢霉B细胞表位,合成模拟表位疫苗,并评价交链孢霉B细胞表位模拟肽疫苗对Balb/c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治疗作用。方法:1.运用噬菌体展示肽技术,首先使用健康人血清库孵育噬菌体库三次,筛去噬菌体库中与交链孢霉特异性IgE非特异性结合的部分,然后再与交链孢霉过敏病人血清池孵育三次,筛选可以特异性结合交链孢霉特异性IgE高变区的B细胞模拟表位。2.将上述模拟表位经过扩增孵育后进行DNA测序并与交链孢霉组分三维结构匹配,筛选出匹配性高的交链孢霉模拟表位合成模拟肽疫苗。得到的疫苗再与交链孢霉过敏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进行结合实验和抑制实验以及与交链孢霉患者嗜碱性粒细胞进行活化抑制实验验证其可靠性。3.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将六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无关噬菌体对照治疗组、交链孢霉提取物治疗组和模拟肽疫苗治疗组共5组,每组6只。小鼠在第4、5、6天用交链孢霉提取物滴鼻致敏,空白组给予0.9%生理盐水。在第18、19、20天用交链孢霉提取物激发,第36、37、38天再次激发,空白组用0.9%生理盐水。第21、22天,取血验证模拟肽疫苗与哮喘小鼠血清IgE的结合力。在第23、24、25、26天,用0.9%生理盐水、无关噬菌体对照、交链孢霉提取物和模拟肽疫苗对相应小鼠进行皮下注射。老鼠在最后一次激发后48小时内处死。结果:1.相对于模型组和无关噬菌体对照组小鼠的症状如毛发杂乱,焦躁不安或过于安静,抓鼻,流鼻涕,点头呼吸,呼吸加快等,模拟肽疫苗治疗组小鼠症状明显改善。2.相比于模型组和无关噬菌体对照组小鼠,模拟肽疫苗治疗组小鼠BALF炎性细胞组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降低。3.模拟肽疫苗治疗组小鼠相对于模型组和无关噬菌体对照组小鼠,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降低,总IgG1和特异性IgG1升高。4.模拟肽疫苗治疗组小鼠相对于模型组和无关噬菌体对照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FN-γ升高,IL-4降低。5.相对于模型组和无关噬菌体对照组小鼠,模拟肽疫苗治疗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Th1/Th2细胞比例增加。6.模拟肽疫苗治疗组肺泡与支气管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气道狭窄好转。结论:结果表明,交链孢霉B细胞模拟肽疫苗能改善小鼠哮喘模型的过敏性炎症反应,并可能作为IgE介导的交链孢霉过敏性疾病潜在的新型治疗药物。
其他文献
新生代是被子植物迅速演化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环境变化和现代气候系统形成、定型的关键时期。浙江东部上中新统下南山组含有丰富的压型植物化石,为分析化石植物的解剖学以及有
<正>20世纪50年代:模拟电视普及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采用贝尔德机电式电视机广播,第一次播出了较高清晰度的电视图像,该事件标志着电视步入实用阶段。至20世纪50年代,彩电在
立体几何是数学建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想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对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进行重新探索和分析。基于此,首先在引言部分
受流域降雨量偏枯以及三峡工程蓄水运行等综合影响,洞庭湖季节性干旱问题近年来日益突出.为缓解洞庭湖旱情,湖南省和湖北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城陵矶综合枢纽工程.枢纽工程的建设
明清科举考试中八股文题目有一种特殊形式——截搭题,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它的巧妙处与荒谬处以及这类题目对考生的影响,可以供命题者参考,也可让有兴趣的教师了解一点史实。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6种沙棘果油进行检测分析。方法:分别采用折光仪法、比重瓶法、干燥法、热乙醇法、杂质测定法、高压灭菌法、紫外灭菌法、微生物培养法、气相色谱法检测不
中国妇女报记者茹希佳 发自南京 近日,江苏省统计局一条微信让“她经济”再次成为热词。目前,中国家庭总消费的75%由女性决策,女性正在包揽家庭日常消费开支责任。此外,城市女性
报纸
期刊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教育的形态,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特别是物理概念、
我国司法改革之下,要求个案之中彰显司法公正,判决书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接受度无疑是高质量判决书的一个重要追求,而判决书论述之中的言据性——说明信息来源及可靠性,与论述接受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对判决书中的言据性展开研究。本文先从理论及逻辑的应然角度探究判决书中的言据性。结合狭义言据性理论及判决书的信息来源和判决书文本特点,从共享信息、引用信息及个人信息三大角度对判决书据素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