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课堂师生互动研究——以阳泉市区平坦街小学为例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1989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学龄人口的下滑,一些学校开始面临生源减少的客观现实,同时,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又加剧了一些普通学校在招生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不仅是培养优质学生的客观要求,更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在众多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中,小班化教学是针对在生源减少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研究从小班化教学的概念开始,本研究认为小班化教学是在小班额规模基础上以现代教育价值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以建构主义教学和人本主义教育为理论支撑,分析了小班化教学的内涵本身。  课堂师生互动是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所在,本研究以小班化教学中的课堂师生互动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对该校课堂师生互动的观察,笔者发现该校课堂师生互动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在互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回应方式单一,缺乏情感回应、师组互动学生参与少、在师群互动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常都是假问题、教师教学组织形式忽视小组学习、学生对课堂师生互动缺乏兴趣、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不足。  针对该校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六点对策和建议,第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第二,掌握科学的课堂师生互动规律;第三,重视学生课堂参与;第四,分层设置教学目标;第五,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习惯;第六,转变学习方式,以期能为该校小班化教学中的良性课堂师生互动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对校小班化教学改革有所助益。
其他文献
期刊
会展行业的兴起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是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召开,还有2013年即将在辽宁召开的第十二届全运会,这些都使我国会
初中学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该阶段学生有着广泛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受中考升学教学的影响,初中地理课程并不为学生所重视。为此研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