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用农药是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害和保证粮食丰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但是农药很容易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进而引发施药人员的一些急性或慢性健康问题,例如:中毒、癌症、神经行为改变、不良生殖结局和肾功能不全等。据报道:农药暴露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者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职业风险之一。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关于农药暴露的相关基础数据非常稀缺,比如亚洲广泛使用的毒土施药法和保护地喷雾,两种应用非常广泛施药场景的暴露数据研究报道较少。而暴露评估受施药场景、人员卫生习惯、施药器械、气候特征、药剂剂型等影响,必须进行现场评估,方可获得施药者受到的危害,从而提供可能的保护措施。因此在我国开展相应的农药职业暴露风险评估,通过两个不同场景的基础数据的获得,不仅可以了解施药者实际暴露量,而且通过暴露途径的研究,为减少暴露量、降低职业危害,提供可操作的防护措施。本文通过全身整体法和空气采样法对毒土法和保护地机动背负式施药人员,进行农药职业暴露评估。其中田间实验分别在河北和云南进行。毒土法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因此实验仅在河北进行,测定了16个施药人员的皮肤和呼吸暴露剂量;保护地田间实验共测定了河北和云南两地,60个施药人员,针对三个植物高度的作物施药后的农药暴露剂量。为准确测定药剂在衣物、裸露皮肤及空气中的剂量,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以及方法验证,再结合我国农民在田间操作时采用的防护装备,建立了噻虫胺在以下三种基质中的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UPLC-MS)检测分析方法及其结果如下:(1)建立了纯棉纺织物、XAD-2和洗手液(0.01%Aerosol OT)中噻虫胺的检测分析方法。纯棉纺织物用丙酮提取,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研究表明,该方法的线性、准确度、灵敏度和精密度均良好,棉布和纱布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0-105%、106-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3.6%、3.1-4.5%;XAD-2用丙酮提取,回收率为95%-102%,RSD为2.8-6.2%;洗手液用乙腈提取,回收率为106-112%,RSD为1.2-3.3%。(2)皮肤沉积是这两个场景最主要的暴露途径。其中毒土法的皮肤总暴露量是51.7 mg/kg,长衣长裤可使皮肤暴露量是降低到10.62mg/kg,说明长衣长裤可以将79%左右的药剂挡在皮肤之外。手部是皮肤暴露量最大的部位,占皮肤总暴露量的36%,手套可以将暴露量降低80%,而呼吸暴露量只有0.04 mg/kg,几乎可以忽略。保护地施药的皮肤总暴露量是598.71mg/kg,穿长衣长裤后,皮肤暴露量是45.25mg/kg,说明长衣长裤可以将皮肤暴露总量减少92%。其中腿部是暴露量最大的部位,占皮肤总暴露量的53%,而呼吸暴露量是0.50mg/kg,只有皮肤总暴露量的0.08%。(3)我们首次在国内开展毒土法固体药剂施用和保护地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液体制剂两个施药场景采用暴露界限MOE(Margin of Exposure)进行了风险评估,发现在这两个场景下施药,在良好防护下,风险是可控的。特别是两种场景的主要暴露途径,通过合理防护,可以极大降低药剂的整体暴露量,提高施药人员的职业安全。通过76位施药者参与的农药暴露实验,不仅获得两种常见施药场景的基础暴露数据,而且通过对不同暴露场景的各种暴露途径的研究,针对主要暴露途径,为施药者提供高效防护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