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如何改革传统的中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构建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机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中小学班级管理研究与实践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对初中班级管理现状的问卷调查,从指导思想、目标、管理体制、职责分工、管理策略和评价机制六个方面,制订了在初中班级开展自主管理的干预方案。然后以A学校两个平行班的学生为被试,从七年级第一学期开始进行为期三个学期的行动研究,期间在干预班开展班级自主管理,对照班沿用传统管理方式,研究发现:1.本研究编制的班级凝聚力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测量了班级凝聚力的四个方面,分别是成就感、班风学风、民主管理、积极参与,四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6,0.84,0.72,0.72。2、通过行动研究证明了实施班级自主管理后,干预班的班级凝聚力显著高于对照班,干预班的学业成绩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班。3、通过班级凝聚力的中介效应检验,证明了班级凝聚力在班级管理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在班级凝聚力的四个变量中,成就感和班风学风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起显著作用,而民主管理和积极参与的作用则不显著。总体而言,相比传统的班级管理,在初级中学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提升了班级凝聚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本文结果及分析讨论,论文最后提出了优化班级自主管理的建议,主要包括:(1)细化班级管理目标,以目标激励推动管理建设;(2)改进小组成员构建形式:民主选组长,组长选组员;(3)引导学生将班务工作合理化、细致化,做到责任明确,公平公正;(4)运用小组内部力量,引导小组内部教育;(5)责任落实到个人,奖励要公开透明;(6)以活动增强小组凝聚力,以真情感化组员等。本研究成果对类似学校开展班级自主管理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