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世界各国政府改革实践的逐步深入,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探讨逐渐成为我国学者的研究焦点。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08年2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至2020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目标,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实现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①。在这个特殊的经济转型时期,政府部门职能正悄然发生变化,逐步由管理型向廉洁型、服务型转变。随着2003年我国实行审计公告制度以来,公众对政府部门管理情况的了解逐渐加深,部分政府部门暴露出来的一些不良现象,如滥用职权、贪污腐败、肆意挥霍等,使民众感到不解,相关领导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些恶劣现象,为了改善政府部门的管理现状,相关部门逐渐把建设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和有效发挥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作用的议题提上了日程。如何构建和完善政府部门的内部控制框架成为部门领导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资源利用情况及其他经济行为的监督和评价,是对政府部门管理行为的约束,可有效预防、抵御部门管理中的风险并促进政府部门的建设,这是社会公众赋予政府部门的外部监督机制,因此在健全政府部门管理方面离不开审计的监督。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委托代理理论、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资源有效配置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对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状探讨入手,分析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分别与审计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论认为控制环境、监控因素的优劣将影响审计的成本高低和质量的高低;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及信息与沟通因素的不执行或无效执行可能给部门管理带来巨大的损失隐患,增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影响审计的效益。当审计的效益不好、质量不高时,据此基础上出具的审计报告便会降低政府部门的权威性,损害政府部门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若公众因此对政府部门丧失信心,更会导致政府部门管理现状的继续恶化。总的说来,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中五要素的完善有助于审计活动的顺利进行,推动审计活动的高质高效;审计活动的有效开展亦能够促进政府部门自身业务的完善,改革内部控制建设中的漏洞和不足。文章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度政府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审计结果中存在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方面的问题,最后从内部控制五要素角度提出改革政府管理现状、提升政府绩效的措施。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在目前这个政府职能逐渐转变的经济转型时期,鲜有学者研究政府部门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故本文依据审计署的科研方向,将政府部门内部控制与政府审计联系起来,从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的五个要素方面及审计功能角度探求完善部门管理的对策。第二,研究方法上,用博弈分析的方法论证完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分析了政府部门内部控制五要素与政府审计之间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