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速,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失衡、环境质量下降。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进入注重发展质量的新阶段,人们需要高质量的城市休闲环境。这就对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自然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对保障城市生态环境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滨水开放空间更以其亲水性、多样性成为了最受关注的开放空间类型。如何建设健康有序、公平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滨水开放空间成为了我国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任务。然而,目前国内滨水开放空间的研究多注重小尺度分析,较少从城市尺度分析其空间组织。同时,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3,山地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一半,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复杂,其滨水开放空间在可达性方面具有特殊性。然而专门针对山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研究较少,难以指导其滨水开放空间的合理布局。因此,本文以山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为研究对象,运用先进的GIS技术手段,结合城市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等相关分析,对其可达性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现状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指导山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布局与设计。全文共分为5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的缘起、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研究的基本方法,提出研究的框架。第二章,山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研究综述。首先界定山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概念,其次总结国内外可达性研究概况、可达性影响因素及可达性评价分析方法,而后指出山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特殊性,最后介绍重庆渝中区滨江开放空间的历史沿革与类型。第三章,重庆市渝中区滨江开放空间可达性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从交通、土地利用、自身吸引力三个方面对山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并借助GIS相关分析功能对其可达性进行定量分析,找出现状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山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对策研究。根据第三章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山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优化的对策与建议。第五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总结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存在的不足和今后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