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类劳动的产物和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总处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发展,不同语言相互影响必然引起语言的变异。作为当今世界的国际性语言,英语因其全球化已导致其广泛的本土化,产生了许多带有各民族特色的英语变体。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深受汉语和汉文化的影响,经历了鄙准(洋泾浜)英语,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三个层级性发展阶段。其中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变体,中国英语以标准英语为核心,是以汉语为本族语的人们(主体部分在中国大陆)在其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所使用的一种英语变体,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语言学家和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它的存在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英语,而且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播,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有利于充分表达中国意识。
本论文围绕中国英语及其使用,采用文献法、比较法、举例法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回顾了英语在中国发展的三个阶段,然后以历时的角度对中国英语的本质、定义、(语言、翻译、功能)特征、使用与效用等从多个侧面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和论述。同时对其意义、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等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在理论和事实的基础上,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中国英语仍处在动态发展之中,其定义须不断完善和充实。尽管定义中国英语并非易事,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英语是一种外语;它既是一种国际使用型变体,又是一种受干扰的变体,是中国使用的多种英语变体中的一种规范形式,是可以被接受的,应该对它采取一种客观、公正、积极的态度。(二)中国英语还处在起始阶段,但它在汉译英、中国的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国际交流、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国的软实力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是毋庸质疑的。(三)中国英语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但其体系及标准和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尽管中国英语的词汇问题仍将是需要继续研究的一个方面(因为其表达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但其语音和语篇问题因该是更重要的研究领域。中国英语的研究应该从问题入手而不是从定义入手,应该更加关注实证研究,多进行描写性的研究。中国英语语料库的建立将有利于其语言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