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企业这一特殊的经济组织诞生以来,追求利润最大化始终是其追求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规模也越来越大,在股东人数增加的同时,企业的所有者逐渐由“家族式”向社会化转变,尤其是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国内外企业纷纷上市,公司股权日益分散。随之而来的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委托代理关系由此产生,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契约并不完全,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经营者的“道德自律”。公司股东和经营者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股东希望其持有的股权价值最大化,经营者则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由此股东和经营者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需要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营者行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出现,有关激励方面的研究随之产生并日益深化,尤其是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机制与企业经营的研究更为突出。股权激励制度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在企业高级员工激励方面显示出巨大的能量。目前我国企业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因而建立高级管理人员股权激励制度具有深刻的必要性和重大的意义。本文从激励理论概览、高管层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和股权激励理论的研究、发展与效果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通过对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的分析,从而了解股权激励对管理层行为外在的传导机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对我国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并提出了将来股权激励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本文共六章,从逻辑关系上来讲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股权激励的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高管层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第三个部分主要是对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实证结果分析原因。最后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提供政策性建议,并提出了研究展望。在实证分析部分,笔者通过逐家翻阅2006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的年度报告及公告,以2006年实施股权激励的3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所选的样本中剔除以下公司:(1)剔除股票为ST的上市公司;(2)剔除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3)剔除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因为金融类上市公司存在特殊性;(4)剔除财务指标数据异常的上市公司。选取了销售净利率这一指标作为因变量,将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权益占授予时公司总股数的比例作为自变量,运用一元回归模型和利用Eviews6.0分析软件,对样本公司2006年至2009年4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高管层股权激励数额占授予时公司总股数的比例与销售净利率显著且弱正相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不成熟所造成的。部分企业的经营目标仍然受到政府的干涉,使企业不能优化资源配置。企业现有的业绩评价体系仍需进一步改进,适当引用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法等新型业绩评价方法,会使企业绩效评价效果更好。公司在业绩评价上对定量业绩指标非常重视,而对直接影响公司业绩的定性指标却毫不在意,从而影响了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虽然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高管层股权激励的公司业绩并不理想,但是随着2006年初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实施,广大市场投资者对实施高管层股权激励公司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相信,我们改进不足后,一定会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股权激励实施道路。笔者认为,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内外部环境影响下,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譬如,如何制定出适合公司具体特征的股权激励计划,包括股权激励形式的选择、相关业绩评价机制的设计;高管层股权激励与公司风险控制;高管层股权激励与公司股利决策;员工情感与股权激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