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从其诞生起就和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个问题一直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历史的发展首要的就是要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关系到人类、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为中外学者所思考和探索。特别在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滥用科技手段,引发了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社会道德及价值观等,导致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面对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和危机,人类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成为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课题。因此,正确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应对人与自然关系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梳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反思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形成的各种理论观点,分析这些思想在当前历史背景下所面临的理论困境,旨在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忧患意识。第二部分是在分析了人类为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探索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人与自然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共存共在关系,并分析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深层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应该在于人类自身,最后得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把握的“度”,包括自然、人类自身和人与自然相切合三个方面。第三部分主要指出了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之度的重大时代意义,启迪人们去改变人与自然矛盾对立的不和谐状态,为人类自己建设一个宜居的生存家园而奋斗。把握好生存和发展的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途径就是要正确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树立科学观念,建构有效机制,转变发展模式,使人的活动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展,不超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度的范围,使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逐步由可能向现实转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虽然二者有矛盾对立,但从人类发展的总体来看二者的和谐是占主导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