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之度的深层思考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qi1987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从其诞生起就和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个问题一直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历史的发展首要的就是要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关系到人类、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为中外学者所思考和探索。特别在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滥用科技手段,引发了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社会道德及价值观等,导致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面对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和危机,人类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成为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课题。因此,正确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应对人与自然关系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梳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反思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形成的各种理论观点,分析这些思想在当前历史背景下所面临的理论困境,旨在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忧患意识。第二部分是在分析了人类为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探索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人与自然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共存共在关系,并分析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深层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应该在于人类自身,最后得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把握的“度”,包括自然、人类自身和人与自然相切合三个方面。第三部分主要指出了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之度的重大时代意义,启迪人们去改变人与自然矛盾对立的不和谐状态,为人类自己建设一个宜居的生存家园而奋斗。把握好生存和发展的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途径就是要正确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树立科学观念,建构有效机制,转变发展模式,使人的活动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展,不超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度的范围,使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逐步由可能向现实转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虽然二者有矛盾对立,但从人类发展的总体来看二者的和谐是占主导地位的。
其他文献
新媒体元素应用于舞蹈课程教学,既可以为学生创设更有利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更生动、形象的舞蹈形式,使学生有机会了解舞蹈最
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对于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了黑龙江省秸秆产生量变化及分布情况,并梳理总结了当前在秸秆
服装的造型设计与材料运用是不可割裂的,造型需要适应材料,材料就是为造型而生,有些服装的造型是依据材料的特性而量身定做的。在服装造型的训练中应从对材料的感知入手,使造
<正>一、东方卫视《笑傲江湖》节目概述1.《笑傲江湖》节目定位与形式东方卫视《笑傲江湖》于2014年3月开播,节目邀请冯小刚、宋丹丹、吴君如、刘仪伟担任观察员,参赛选手大
本文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角度出发,以安徽省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了解了安徽省服贸发展与竞争力,然后对影响安徽省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实证,然后通过数据模型来分析
中成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疗效历经几千年的验证毋庸置疑。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的关心度和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医药在治疗、
合作社从1844年的英国罗虚代尔先锋社算起,已经历165年的发展历史。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社已成为其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政府扶持其发展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我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是胜任工作的基本前提。教师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道德修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武装自己,把提高道德
许多在役建(构)筑物常因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当、运营养护不得法等人为因素,以及冰冻灾害、老化等自然因素,产生了不少隐患,急待进行修复加固。普通水泥基修复材料具有粘结性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