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流域河水、降雨中汞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2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蓄水河流”生态系统正在成为典型的“汞敏感生态系统”(Mercury-sensitive ecosystems)。在世界河流正广泛地受到筑坝拦截影响的背景下,大型水库对河流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的研究,已受到国际上的普遍重视。筑坝拦截形成的水库环境被证实为有利于汞活化、甲基化和生物累积的场所。水库对汞转化和(甲基)汞污染的“敏感性”,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蓄水河流汞污染的生态风险。本文从2006-2009年间将乌江流域不同演化阶段的6个水库作为研究对象,对水库入出库河流中不同形态汞的浓度进行了连续四年的系统观测,为不同水库中汞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探讨水库建造对河流汞形态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1)各水库入出库河流中汞的分布特征;(2)大气降水中汞浓度,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乌江流域河流中总汞、活性汞、颗粒态汞、溶解态汞、总甲基汞、溶解态甲基汞在2006-2009年四年间算术平均浓度分别为5.56±14.0、0.29±0.32、3.33±12.05、1.70±1.63、0.12±0.11、0.07±0.05ng/L。与本文所选国内外其他河流比较发现,总汞的浓度低于国外受到污染的河流,略高于国外未受污染的河流。活性汞、溶解态汞、甲基汞的浓度略低于受污染的河流,和未受污染河流基本相当。与国内其他河流相比如松花江、黄浦江以及偏远的雅鲁藏布江相比,发现其总汞远远低于受到污染的河流,略高于未受到污染的河流。2从2006-2009年,总汞和甲基汞的年均算术和加权浓度,可以得出总汞在08年出现了四年中的最高值,结合采样月份和采样地点对比分析,可能与08年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有关;出入库河流水体中甲基汞浓度的年均变化(除洪家渡水库外),06-09年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对比出入库河流水体中总汞加权浓度:发现水库对总汞有“清除”作用,在乌江流域上游的普定、洪家渡水库尤为明显。3水库的修建显著降低了出库河流中总汞、颗粒态汞的浓度,在库区内部发生甲基化作用,使总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的浓度升高,从而增加了出库河流中总甲基汞、溶解态甲基汞、活性汞占总汞的比例。梯级水库的修建改变了河流原有的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使汞的形态组成、空间分布发生变化,改变了河流原有的分布情况和输送过程。随水库生态系统的不断演化,输出的甲基汞浓度有随水库库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4大气降雨中总汞、甲基汞的浓度分别为47.54±29.91、0.13±0.11ng/l。在2006-2009年间,总汞和甲基汞算加权平均浓度呈现出一个逐年降低的趋势,并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冬春季高于夏秋季;方差分析总求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甲基汞空间分布差异性不明显。与国内外其他区域的大气降雨相比,本流域雨水中总汞含量远高于北美和我过长白山地区:甲基汞浓度与美国的Long Island Sound和Superior湖基本相当。
其他文献
土地利用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积极、有效、有前途的污泥处置方式。该方法是利用污泥中含有的大量营养元素和丰富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并供给植物养分,既可以合适地利用有用的
百色地区是革命老区之一,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上,山岭绵延,丘陵起伏,经济不发达,人多耕地少,耕地质量差,且后备耕地资源严重缺乏,要解决温饱问题,关键在于提高耕地产出效率
<正>劳动教育是联通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职业世界、新兴创客世界等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策划者说曾经我们在《劳动最光荣》中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覆盖面正不断扩大,但是尚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介绍和分析日本医疗保障模式,以期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的完
《等待野蛮人》发表于1980年,是库切第一部为自己赢得国际荣誉的长篇小说。而迈克尔·翁达杰的《英国病人》发表于1992年,讲述了一个关于战争、殖民、人性和爱情的故事。两部
自从核心能力理论提出以来,它一直被视为开发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理论武器。但核心能力所固有的核心刚性问题,使核心能力理论无法适应动态多变的环境。动态能力理论随之产生并受到
目的研究住院医师的主要压力源和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为医院降低住院医师的职业倦怠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住院医师压力源量表和马斯勒倦怠量
目的:在恶性肿瘤志愿者体内对去氧氟尿苷两种片剂和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24名消化道肿瘤病人受试者按体重分层,随机三交叉口服去氧氟尿苷两种受试片和参
焦化废水是典型的难降解废水,成分复杂,水质多变,含有氰化物、挥发酚等有毒有害物质,处理成本高且难以达标排放。本研究力图在构建高效复合菌群的基础上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对复
本文作者依据多年工作经验,对3D打印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研究分析,以便和同行切磋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