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虹吸式出水流道是连接水泵与出水池的衔接通道,使水流在导叶体出口流入出水池的过程中更好地转向和扩散,在不发生脱流或旋涡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回收动能,是低扬程泵站的关键组成部分且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对泵装置效率与安全稳定运行有较大影响。本文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采用虹吸式出水流道的立式轴流泵装置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流量工况下立式轴流泵装置水力特性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流量工况下出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9210);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KJA57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虹吸式出水流道是连接水泵与出水池的衔接通道,使水流在导叶体出口流入出水池的过程中更好地转向和扩散,在不发生脱流或旋涡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回收动能,是低扬程泵站的关键组成部分且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对泵装置效率与安全稳定运行有较大影响。本文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采用虹吸式出水流道的立式轴流泵装置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流量工况下立式轴流泵装置水力特性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流量工况下出水流道压力脉动频率分布、能量分布和内流变化特征,得到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计算得到不同流量工况时,采用虹吸式出水流道的立式轴流泵装置各过流部件内部流动特性。叶轮进口断面的压力和速度分布随叶片逆时针旋转,在叶轮进口Span=0.5处圆周测线上轴向速度分布为类正弦分布,呈现为4个高速波峰与4个低速波谷,与叶片数对应。叶轮进口断面速度加权偏流角在一个周期内变化较为稳定,仅存在小范围波动;随着流量的增大,速度加权偏流角逐渐减小。导叶体出口断面平均涡角在一个周期内变化较为稳定,随着流量的增大,平均涡角先减小后增大;小流量工况下叶轮出口切向速度较大,水流存在较大环量,导致螺旋流动较为明显。(2)基于Ω准则对导叶体和虹吸式出水流道内部涡结构进行分析,各流量工况导叶体内涡结构分布较为均匀,在小流量工况(0.3 Qbep)下,在导叶体内主要呈现为块状分布且涡结构体积较大,该工况水流混乱,存在较大的变形耗散,水力损失较大。最优工况(1.0 Qbep)和大流量工况(1.2 Qbep)下导叶体内涡结构主要分布在导叶体出口附近。导叶体出口断面存在明显的涡结构,且主要分布在两导叶体叶片之间和叶片边缘,随着流量的增加,涡旋区域逐渐减小甚至消失。在虹吸式出水流道部分,小流量工况下由于速度较小,受到惯性作用较小,涡结构主要集中在虹吸式出水流道进口处,且体积较大,在上升段主要呈现为长条状。在最优工况(1.0 Qbep)和大流量工况(1.2 Qbep)工况较强的惯性作用下,导致虹吸式出水流道出现较大程度的脱流,在经驼峰段后,在下降段产生较大体积的低速涡团;随着流量的增大,出水流道上升段涡结构进一步缩小与分离。(3)通过对虹吸式出水流道弯管段和驼峰段选取特征断面进行分区域流量分析,发现流道内存在流量不平衡的偏流特性:偏流特征在出水流道弯管段进口和出口断面呈现为左右偏流,且随着流量的增大偏流现象逐渐减弱,左右偏流比逐渐减小。而在虹吸驼峰段,偏流呈现为上下偏流,上下偏流比随着流量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导叶体出口剩余环量是导致弯管段水流发生偏流的主要原因,经弯管段后水流进一步逆时针旋转,由于弯管对水流的引导作用导致偏流程度在左右方向上进一步加剧,这也导致出水流道较为混乱的流态。随着流量的增大,虹吸式出水流道无量纲环量逐渐减小,出水流道中螺旋涡结构逐渐减弱。(4)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对叶轮、导叶体、和虹吸式出水流道进行压力脉动信号分解域能量分析,在3个特征工况下叶轮出口监测点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主频为4倍转频,压力幅值随着流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压力脉动高频分量能量占比沿轮毂到轮缘逐渐增大。主频幅值随着流量的增大减小,对应在大流量工况下出水流道流态相较小流量工况更为平顺。(5)采用HHT进行压力脉动信号分解与能量分析后,得到希尔伯特谱和边际谱,明晰了出水流道各监测点压力脉动频率时频分布,在3个特征工况下出水流道各监测点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压力脉动受叶轮转频的影响微弱,主频维持在20 Hz以下的低频段,平均频率为14.7Hz,且低频能量占比均超过50%。在出水流道弯管段出口、上升段、驼峰段、出口断面均可分解出少量700Hz以上高频信号,但能量占比低于1%。
其他文献
目前,纺织物属性识别方法主要为触觉传感识别方法和视觉图像识别方法。触觉传感识别方法是通过分析触觉传感器与织物接触发生相对滑动所产生的动态力,来识别织物软硬度属性,其涉及参数多,且准确率不高。视觉图像识别方法是通过视觉传感器检测织物纹理信息,来识别织物材质属性,立体纹理信息不丰富且缺少力学信息,识别织物材质种类有限。为全面提高织物识别准确率,本文设计一种基于视觉的触觉传感器用图像识别触觉信息,采用卷
【目的】为研究富含羟基酪醇橄榄油(Olive oil rich in hydroxyl tyrosol,OHT)对衰老小鼠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利用小鼠颈部皮下注射500 mg/kg的D-半乳糖(D-galactose)溶液构建亚急性衰老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K 0)、模型组(Model group)、维生素E阳性对照组(VE positive control
开展城市草地土壤水分模拟及水循环的研究对揭示和掌握草地土壤水分收支与分配规律等具有重要意义。为评估城市草地土壤水分循环过程,本文选取位于扬州城市一隅的扬州大学某校区农水与水文生态试验场内单一草种(狗牙根)草地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气象数据和草地土壤水分的观测结果,对不同等级降雨事件的降雨量与入渗深度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增量与各对应深度初期土壤含水量及降雨特征因子(
近年来,分布式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速,多智能体系统理论作为其重要分支也逐渐成为热门课题,得到相关领域研究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多智能体系统常常需要考虑跟踪外源信号或抑制一类扰动影响,这一类问题也叫做输出调节问题。输出调节问题既是对外源系统的跟踪问题,也是一种扰动抑制问题。输出调节问题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因此研究输出调节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多智能体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多智能
闸站结合的布置形式以布置紧凑、占地面少而被广泛应用,但这一布置形式容易使得枢纽运行时水流流场复杂化,从而引发不良流态,给工程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闸站结合式泵站工程的流态研究十分必要。为了优化短引渠闸站结合式泵站运行时的前池、进水池流场,消除不良流态,本文以浙江某闸站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短引渠泵站前池、进水池流场进行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主要研究成
河流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是发挥其生态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基础。但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干扰愈发剧烈,河流系统稳定性下降,河流生态状况不容乐观,如何正确评价河流生态状况也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以宿迁市总六塘河为例,构建平原河网区河流生态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河流生态状况评估模型,考虑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比不同指标体系下不同评估方法得到的结果,确定河流生
2017版高中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要“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积极地促进学生对生物概念体系的建立。科学概念是新时代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国际科学教育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科学概念的学习。但是生物学概念学习常常受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为起点,结合有效的概念转变模式或者策略,帮助学生完成概念构建。DO五步教学模式是Driver和
分层注水作为油田开发的第二种形式,是稳定油藏储层压力,解决层间矛盾,调整注入水在油层平面上的不均匀分布,提高石油产量的关键。但是油田注水井在层段配注方面一直面临着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精细注水,准确预测层段配注量,这对于保持地层能量平衡,减少水的低效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稳流注水,在配注过程中,控制注水井层段流量的大小,是满足注水合格率的关键。针对层段配注量预测不准确的问题,本文结合油田注水井实际生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品质。“思辨”在我国一般理解为“思考辨析”,甚至有人将其理解为“思维”“启示”,这其实是泛化、矮化了思辨的本义。“思辨”在国际上对应的术语是“批判性思维”,通常指一种审慎的、注重逻辑和证据的理性思维能力。它是高质量生活、学习、工作的时代诉求,是当今大中小学教育的核心目标,甚至是大国竞争的关键因素。“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尽管将批判性
氮(N)是非常极其全球性的问题。当它流经生态系统时,会对生物产生许多危险影响。固相反硝化是有效去除农田和海洋环境中氮的方法,其中硝酸盐(NO3-)使用电子供体碳基板(C)将其转化为氮气。反硝化是处理农田排水中硝态氮(nO3--n)的一种先进方法。大量室内试验和现场研究表明,反硝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排水和废水中的硝态氮(nO3--n)。在过去的十年中,这些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每年减少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