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9N2 AI、IBD是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两大重要疾病。为更好的了解其流行情况和防控这两种疾病的发生,本文对这两种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从临床上分离到的1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研制出了抗H9N2 AI、IBD二联高免卵黄抗体。具体研究如下:为了解河南省H9N2 AI和IBD的流行情况,对2014年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门诊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显示,453份病例中,H9N2阳性率为20.75%(95%CI17.1,24.8),其中蛋鸡阳性率为20.37%(95%CI 16.4,24.8),肉鸡阳性率为22.67%(95%CI13.8,33.8);IBD阳性率为1.55%(95%CI 0.6,3.2),其中蛋鸡阳性率为1.06%(95%CI0.3,2.7),肉鸡阳性率为4.00%(95%CI 0.8,11.2)。H9N2 AIV感染主要集中在1-6月份,IBDV感染主要集中在1-3月份。在养殖密度相对较大的地区感染率高。2014年H9N2 AI和IBD在河南省部分地区普遍流行,IBD发病率较低。本研究为今后有效防控这两种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对2010-2013年从河南部分地区分离到的11株H9N2 AIV,采用RT-PCR扩增并比较分析其HA基因。11个分离株的HA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5-99.9%和91.6-99.8%,均属于欧亚型分支。在进化上,CK/HN/XC/10、CK/HN/XC2/10、CK/HN/SQ/11、CK/HN/XY1/11、CK/HN/ZK1/11、CK/HN/XY2/11、CK/HN/LY/13毒株均由Bird/GX/62/05演化而来,与香港分离的G97和Y280毒株关系近而处于同一分支。CK/HN/JZ/11、CK/HN/KF/11、CK/HN/ZK2/12、CK/HN/LH/121毒株与environment/Hunan/1-70/07、feces/Hunan/2-28/07、feces/Hunan/3-91/07属同一分支,均由CK/HN/JZ/11和CK/HN/LH/121毒株演变而来。以上结果显示H9N2 AIV存在一定的变异,存在不同动物宿主(包括人)间的相互传播与演化的潜在威胁,提示应加强对H9N2 AI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为研制抗H9N2亚型禽流感、法氏囊病二联高免卵黄抗体,用自制的H9N2亚型禽流感、法氏囊油乳剂灭活苗,免疫高产蛋鸡;采用辛酸法提取卵黄抗体。经无菌检测、外源病毒检测、动物安全性试验、鸡胚接种试验检测均合格。人工感染预防和治疗试验以及对临床发病鸡进行初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二联高免卵黄抗体对H9N2 AIV的人工感染的预防保护率为86.7%,治疗保护率为80.0%,对IBDV的人工感染的预防保护率为93.3%,治疗保护率为86.7%,对临床上发生法氏囊病鸡群的保护率为82.3%。研制的二联高免卵黄抗体对H9N2亚型禽流感、法氏囊病有较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本试验为高免卵黄抗体的临床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