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道路边坡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由于应力改变、地面荷载变化、降水等多种因素及环境变化,将导致边坡表面和工程结构本身发生形变,对施工安全及道路的健康运行造成极大的隐患,道路边坡的变形监测是保障其安全施工及道路安全运营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于道路高边坡监测而言,目前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GNSS、全站仪、位移传感器等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其优点是测量精度较高,但无法获取边坡整体位移信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高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边坡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由于应力改变、地面荷载变化、降水等多种因素及环境变化,将导致边坡表面和工程结构本身发生形变,对施工安全及道路的健康运行造成极大的隐患,道路边坡的变形监测是保障其安全施工及道路安全运营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于道路高边坡监测而言,目前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GNSS、全站仪、位移传感器等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其优点是测量精度较高,但无法获取边坡整体位移信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无接触的测量手段,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可以大范围获取被测物体表面精确的三维坐标数据,为变形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在边坡监测中体现了独特的优势。本文以国家重点工程——东庄水利枢纽工程一号进场道路高边坡加固改造工程为依托,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边坡整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室内检校场和基线检校场,从测角、测距、点位误差等方面对扫描仪的测量精度进行验证;搭建了边坡监测数据采集基准网和数据采集系统,成功提取了边坡整体变形信息并与测量机器人获取数据进行了比对,证明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边坡整体变形的可行性;训练了DeepAR预测模型对施工期间的边坡变形趋势进行了预测,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三维激光扫描仪精度验证研究为了探究所用扫描仪实际扫描精度,在分析扫描仪工作原理、测角原理与测距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室内检校场和基线检校场对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精度进行检验,从测角、测距、点位误差等方面对仪器精度进行了研究,建立激光扫描脚点误差模型,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验证。(2)边坡整体形变信息提取与分析为了获取准确的边坡表面的三维坐标信息,利用GNSS测量技术建立东庄水利枢纽1号进场道路高边坡数据采集基准网,搭建测量机器人自动测量系统,实现了测量机器人全天候自动化测量,建立了数据传输与下载平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预警系统指标。根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多期边坡表面监测数据对边坡表面整体变形信息进行提取与分析,通过离散点云分析法、3D形变分析提取出边坡整体变形信息,将扫描仪数据与全站仪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取了精确的边坡表面整体变形信息与重点区域的形变信息,为指导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3)基于DeepAR模型的边坡形变趋势预测建立DeepAR深度学习概率预测模型,分析了模型数据集的划分、时间步长与时间频率的选取以及模型精度的评价方法。以采集的东庄水利枢纽道路边坡表面位移监测数据为基础建立数据集,所建立预测模型在测试集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根据建立的DeepAR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数据不仅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预警,还能为下一步施工建设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城市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城市内部空间承受着局部温度逐渐升高的环境恶化问题。高楼层、高密度建筑物的聚集出现,导致城市地表覆盖类型与结构改变,从而太阳辐射与城市地表间辐射传输过程复杂多变。由此,城市内部空间气候区特征发生变化,城市热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影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居民生活的热舒适度。现有研究多以城市尺度或街区尺度分析建筑物形态布局对城市热环境影响研
随着再生水回用的脚步不断加快,再生水回用过程中的微生物安全性问题日渐突出。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存在的大量条件致病菌,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本研究以混凝沉淀-NaClO消毒、混凝沉淀-UF-NaClO消毒两种组合工艺作为深度处理工艺,探究不同工艺对二级出水中的军团菌(Legionell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鸟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av
冻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亦有相当多的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其在外界环境影响下水-热状态反复变化引起的力学响应会对基础设施等造成极大的危害。事实上,冻害的致灾机理是土体的冻胀和融沉,与其密切相关的水热耦合理论研究一直是冻土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研究冻土的水热耦合问题有助于理解和认识含水土体的冻结和融化状态下的水热迁移动态重分布过程,可为其相关的力学响应分析奠定理论基础,为寒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群向大城市集中,增加了人员密集场所的事故风险。传统的视频监控技术难以适应当前的要求,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开始兴起。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是行人安全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视频信息的实时处理,可以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最大程度上保障行人安全。与车辆的智能监控相比,行人由于走行路线多变,密度较大,且容易出现遮挡情况,因此相比车辆更难以监管,而现有行人跟踪模型在精
随着全球建筑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拆迁和新建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由于建筑垃圾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威胁,建筑垃圾管理问题逐渐得到重视。监测建筑垃圾的空间分布是建筑垃圾智能监管的重要研究之一。目前,针对建筑垃圾的监测主要方法是人工实地调查和遥感监测。前者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后者通过简单地构建遥感监测指数从遥感图像上识别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光谱和纹理的复杂性导致识别效率
航空枢纽车道边是枢纽陆侧交通与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的衔接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提供车辆落客停车,承载空侧与陆侧的旅客中转区域。随着航空客流的迅猛增长,对航空客运枢纽的建设需求越发急切。然而我国航空枢纽陆侧交通的设计体系尚未完善,造成实践先于理论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航空枢纽车道边的建设缺少科学合理依据,也无完备的设计规范和运营评价方法,致使理论服务供给与实际交通需求不匹配,导致车道边成为陆侧交通系统发展的瓶
照明负荷中,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灯因具有高光效、低耗能的显著优势,逐渐替代了白炽灯和荧光灯。LED灯的大量使用对整个照明系统造成谐波污染,甚至引发火灾。针对此类容量小、分布广、数量多的照明负荷,现有研究在其建模方式、组合特性和谐波集群等方面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论文结合我国LED灯现状,以LED灯的谐波获取、谐波分析、谐波治理为主线,分
良好的路面抗滑性能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其主要由路表的宏微观纹理提供,而集料是路面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路表的宏微观纹理有重要贡献,集料形态特征与路面抗滑性能息息相关。因此,对集料形态特征及其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开展研究,可以为精确评价集料形态特征从而预测路面抗滑性能提供有力理论支撑。目前常用的路面抗滑性能测试方法摆式仪法和铺砂法存在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测量效率低、只能进行单点测试等缺点,不能
面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需求,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因其低能耗、低排放等优势,在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传统的冷再生技术通常将废旧沥青混合料作为“黑色集料”对待,其表面的老化沥青不进行处治,导致老化沥青与乳化沥青界面结合薄弱,混合料路用性能较差,仅能用于路面基层。此外,废植物油(俗称地沟油)已不能再食用,但其富含的脂肪酸、多环芳烃等生物质组分基团与老化沥青缺失
近年来,随着建筑的高度和跨度不断增加,结构的形式和受力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会随着尺寸的增加而发生改变。然而在目前工程设计中,还没有到考虑尺寸效应的影响,计算大尺寸构件力学性能时,仍然是基于小尺寸构件的试验结果,钢筋混凝土结构层面的尺寸效应也对工程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剪跨比不小于4的钢筋混凝土长柱而言,是建筑物中重要的承重和耗能结构,为了其设计的安全性和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