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成为现阶段城市发展的新原则。位于旧城的大学周边片区曾对地区经济发展、文化氛围的提升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大学城的新建,大学老校区部分功能向城市新区和郊区转移,大学周边片区面临经济发展滞缓,在人口构成、产业发展、交通、开放空间等方面问题严峻,成为旧城更新中不得不面对的区域。激发其活力、带动当地城市发展是其内在的迫切需求。但与旧城区其他片区不同,大学周边片区发展受大学的影响非常深远。现有研究多将大学、社区、街区作为独立的空间单元来讨论,对三者互动发展、综合更新方面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从旧城更新的视角将旧城区大学周边片区看作一个整体纳入到城市空间范畴,紧密联动大学、周边片区与城市三者自身的资源优势,促进大学与其周边片区同步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其发展脉络做了较全面的综述,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主要方向及理论基础。以旧城区大学周边片区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其范围、概念做了明确界定。在此基础上,以重庆大学周边片区、西南政法大学周边片区、四川美术学院周边片区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访谈,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的大学及其周边片区主要特征、现存问题和人群需求。发现片区存在着人口年龄结构两极化、用地类型单一、产业业态低端、功能需求不足、开放空间过于集中、建筑风貌杂乱等问题亟待改进与更新。 其次,对旧城区大学周边片区的更新动因及优势条件进行了分析。从群体需求差异、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片区经济增长三个方面论述了旧城区大学周边片区更新的内外动因;梳理了片区更新可利用的优势资源,挖掘其潜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典型案例的主要困境、总体思路及具体更新策略的分析,总结出片区更新的改造要点和研究策略。 最后综合以上提出的具体问题、资源优势及其发展条件,以复合、动态的方式改善旧城区大学周边片区的整体环境作为更新的总体思路;将整体协调、复合多元、和谐共生、弹性动态、多元合作作为片区的更新设计原则;提出了整合相关资源促进功能混合和土地集约利用、构建微循环节点及立体化交通、打造网络化的开放空间格局、整治和优化街区立面及形态、建立多元参与机制和弹性管理方式多方面、综合更新的策略。并以四川美术学院周边片区更新实践为例,对其面临的具体问题、可利用的资源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总体思路及更新策略。 文章系统总结了目前旧城区大学周边片区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大学、社区与街区互动发展的策略框架,将大学的优势学科、空间资源、人才输出、文化影响力等优势与周边片区进行整合与优化,形成了较为综合的更新设计策略,对三个原本独立的更新单元及其外溢效应进行了挖掘,从而为以后旧城区大学周边片区的更新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