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乡村的建设情况与社会发展显得格外重要。本课题从社会融合的角度对吉林省的乡村进行了评价。课题的研究是在吉林省239个乡村的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的。课题组通过历时五年的乡村田野调查,具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保证了研究的顺利展开,同时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对于典型乡村进行了多次补充调研,保障了资料的详实与可信。本研究以吉林省乡村为载体,结合多源数据,利用GIS、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以乡村建设的绩效评价创新为目的,根据吉林省乡村社会空间分异的现状研究吉林省乡村建设中的社会融合问题,利用历时五年的调研数据作为支撑,分别在吉林省中部、东部、西部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作为深入研究对象并进行补充调研。在研究视角上,以社会融合为主线,主要深入分析了吉林省乡村建设中的社会空间分异现象,对吉林省社会区进行了划分,并且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深入分析与调研;通过五年来的乡村田野调研数据的整理汇总,总结吉林省乡村建设中的社会融合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地区社会空间与经济、地理、生态等要素之间的响应关系。本研究的目标是对吉林省不同地区的乡村进行建设绩效评价,通过建立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量化各地区乡村建设的成就,从而针对性的对乡村的建设和规划做出合理的建议。本研究建立的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不同以往针对建设的某一个方面,综合性的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空间绩效、生态绩效、经济绩效、设施绩效、社会绩效这五个维度的权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每一个具体指标进行了量化比较,开创性地使用了多源数据、多种量化方法进行综合绩效评价。从而对吉林省各地区的乡村建设提出合理可行的目标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