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氰胺—甲醛絮凝脱色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fsswy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染废水的处理是一个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在阐述印染废水的来源、特征及国内外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地进行了用尿素改性制备双氰胺-甲醛絮凝脱色剂的合成反应研究,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了双氰胺-甲醛絮凝脱色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性能研究。研究表明,实验制备的产品具有优良的脱色性能和CODCr去除性能,制备工艺易于控制,为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性能优良的絮凝脱色剂。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以双氰胺与甲醛的缩聚反应为主反应,用尿素部分取代双氰胺,制备了双氰胺-甲醛絮凝脱色剂。通过实验证明了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前提下,用尿素对双氰胺-甲醛缩合物进行改性的方法来降低生产成本是可行的,进行了确定尿素最大取代用量及其制备反应的控制的研究。 (2) 对产品的分子量及其离子类型进行了测定,用红外光谱进行了基团分析,表明实验制备的产品是一种分子链中具有带正电性质基团的低聚物,在水溶液中呈现阳离子聚电解质的特性,产品的物理性质良好,适于在废水处理中应用。 (3) 考察了反应条件的控制、反应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对上述因素进行实验条件变化范围的初选的基础上,以对混合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及CODCr,去除效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最佳的合成条件: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小时;反应物配比为(双氰胺:尿素):氯化铵:甲醛=(0.714:0.286):0.9:1.4;1~2℃/min的升温速率。对产品的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甲醛的用量和反应的温度。 (4) 以最佳合成条件下制得的产品应用于模拟染料废水的处理中,分别考察了双氰胺-甲醛絮凝脱色剂对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和分散染料废水的脱色性能和CODCr去除性能,寻找出实验产品在上述染料废水处理中的使用特性。 (5) 进行了采用双氰胺-甲醛絮凝脱色剂对实际印染废水处理的可行性研究。以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药剂投加量、废水的pH值及与其它药剂的配合使用等工艺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处理后排水的最佳处理效果为残留CODCr值76.1mg/L,色度接近无色,表明实验产品是处理印染废水的一种有效的絮凝脱色 广东工业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一#U。
其他文献
环境污染是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力量的工业企业,污染尤为突出。控制工业企业污染,进行有效的污染控制决策,对于环境与经济的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科技时代的到来,各国各地各区域之间的综合竞争日趋激烈,在这股迅猛的竞争浪潮中,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显现。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民生等生活领域,产生了诸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新的概念,这些技术和行业背后的重要的思想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给予一些设备以“生命
旅游发展与城镇化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受到关注的两个领域,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如何推动西部旅游城镇的的发展,怎样实现旅游业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成为需要探讨的问题。
在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刻的今天,构建合理的青年文化心理,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创新和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有利于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维护新时期的国家安全。 本专题
人口流动和迁移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对社会生活具有广泛的影响。国外对人口流迁的研究,自从英国统计学家拉文斯坦(E·G·Ravenstein)1885年发表《人口迁移规律》(The Law of
和合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哲学观念和文化精粹。本文从探讨和合精神的内在实质出发,通过对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考察,揭示出和合精神是中华
宋代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的迅猛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使新兴的市民阶层地位日益上升。同时,市民文化的崛起,更直接影响到了宋代市民的精神消费,它标志
近年来,在全球区域特别是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局部地区生态的破坏已经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安全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在明确国内外生态安全研究进
作为现代行政法上重要的新型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指导在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以及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运用。有关行政指导的实体性规定散见于各个层次和领域的法律法规之中。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