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提出地理综合思维是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高考地理试题也更多地以区域为载体,重点考察学生对多个要素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对地理要素随时空动态变化过程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本文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地理综合思维、归纳法和演绎法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明确了归纳法和演绎法培养地理综合思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提出地理综合思维是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高考地理试题也更多地以区域为载体,重点考察学生对多个要素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对地理要素随时空动态变化过程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本文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地理综合思维、归纳法和演绎法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明确了归纳法和演绎法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地理综合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针对问题,提出了用归纳法、演绎法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路径,并设计了《海水的性质》《洋流的分布》和《植被》的教学案例。以高二两个平行班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实验班采用设计的教学案例授课,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经过多次授课,设置综合思维量较高的题目,观察两个班级学生实验前后地理综合思维水平的差异。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近一半学生处于地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水平二阶段,地理综合思维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地理综合思维的内涵缺乏认识、要素综合分析主次缺乏判断、地理时空转化思维欠缺以及区域特征与人地关系分析不到位。针对问题,分析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思维链不完整、缺乏深度思考以及联想对比能力弱。(2)基于对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现状的分析,提出归纳法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路径应从选取典型案例为起点,通过设置问题链由低阶设问到高阶设问,层层递进引发学生思考,最终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归纳总结地理原理;演绎法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的路径需在深入浅出,呈现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对比演绎,寻找异同。针对差异部分,与材料相结合进一步发散联想,最终回归地理原理,并总结完善逻辑体系。此外提出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相融合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路径。(3)归纳法和演绎法的教学方法在要素综合能力提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对培养时空综合能力有一定效果。归纳法和演绎法对培养地理综合思维有明显作用,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提升,更加能多维度的综合分析地理现象。研究可为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及教师教学过程当中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应用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西游记》通天河故事中灵感大王吃童男女的主体情节应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钵迦伏诛篇中的独轮城故事。汉译佛经在史诗的基础上提炼出“罗刹鬼定期食人”的故事框架并影响了后世中国小说,致使一批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本土罗刹鬼故事诞生。《西游记》的作者吸取了本土罗刹鬼故事的创作经验,将取经见闻中的罗刹鬼故事高度文学化。可以说灵感大王故事的骨架是由印度文学搭建的,但其血肉是由中国祭祀文化填补的,该故事正是中印
写作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叙事医学热潮下医学生叙事思维与叙事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当前医学生写作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不足、理念滞后、课程教学与方法落后、师资队伍不足等问题。重新审视叙事医学模式下写作教育对医学生知识(语言)、认知(思维)、价值(情感)的培养,从强化组织机构保障,重估写作教育价值,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加强师资遴选培训等方面提出医学生写作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在高中教学中,学困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临的一大问题。目前,就高考的数学课程来说,不管他们选择了文科或是理科,高中数学都是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当前高考的重点科目之一。而数学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是所有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学生,因此,解决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数学学习障碍问题是一项艰巨的重要任务,也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课题。中学素质教育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在这时期,学生正向成人转变,他们在生
目的 研究经桡动脉入路(TRA)行血流导向装置(FD)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2月至8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行TRA FD置入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及手术资料,分析TRA建立的成功率及其对FD置入的影响、入路部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7例患者中,颈内动脉瘤15例(55.6%),椎动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教材改革的需求。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把学生当作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