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MSCT脏体积测量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即随着肝硬化程度加重,肝脏总体积及各叶体积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101例,男62例,女39例,平均年龄52.72岁,按照肝功能分级标准将所有病例分为三组,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31例(A组,男18,女13例),Child-Pugh B级42例(B组,男24例,女18例),Child-PughC级28例(C组,男20例,女8例),病例组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实验室肝功能检查及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纳入病例组);②无肝脏恶性肿瘤及其他肝内良性占位性病变;③未合并门静脉栓塞或门静脉海绵样变;④未合并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及其他引起肝脏体积变化的疾病。对照组为同期因其他原因或查体进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受检者,共98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51.73岁,依年龄将其分为4组,18~40岁(A组,21名,男10名,女11名)、41~50岁(B组,22名,男9名,女13名)、51~60岁(C组,28名,男12名,女16名)、61~83岁(D组,27名,男13名,女14名)。对照组纳入标准[8]:①肝脏本身无基础性疾病;②无肝脏内良恶性占位病变;③无可能引起肝脏体积变化的其他肝外疾病:如胆系(胆囊及胆管)病变、胰腺病变、原发或继发的肝脏肿瘤性病变、肝内感染性病变、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病和/或造血系统疾病、淋巴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寄生虫病、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等;且所有受检者经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无明显异常。因检查时需注入对比剂,故所有受检者检查前均由家属及本人签署CT增强检查知情同意书。所有受检者均行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64层双源螺旋CT扫描,采用Syngo Acquisition工作站的Volume软件通过层切法逐层勾画肝脏各叶,由软件自动测算出数据。结果在正常组中,不同性别间比较,各叶体积及总肝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比较男性尾状叶及总肝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各组间比较左内叶、右前叶及总肝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总体积测量值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408,P<0.01)。肝脏总体积与体表面积(BSA)、体质量(BW)成正相关(BSA:r=0.254,P<0.05;BW:r=0.421,P<0.01,),而与身高(BH)无相关性(r=0.15, P>0.05)。肝硬化组与正常组比较,左外叶及尾状叶体积明显增大,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内叶、右后叶及肝脏总体积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各组间比较,总体而言肝硬化肝脏体积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其中左外叶、右后叶及总肝体积在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B、 Child-Pugh C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内叶三组中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前叶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C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尾状叶体积变化在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B级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肝脏总体积与Child-Pugh分值呈弱负相关关系(r=-0.223,P=0.025)。结论正常生理状态下总肝体积随年龄、BW、BSA的变化而变化,即总肝体积随年龄增大而缩小,随着BW、BSA的增大而增大。乙肝肝硬化肝脏左外叶及尾状叶增大,左内叶、右前叶、右后叶及肝脏总体积缩小。肝硬化各肝叶体积及肝脏总体积均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而缩小。总之,测量肝脏体积可对肝脏储备功能进行评价,有助于指导临床对相关疾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及准确评估疾病的预后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