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评体系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规划将“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相应地,企业也应将创新提高到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对于传统产业——煤炭企业而言,如何将建立在富资源基础上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是其首要研究的问题,而及时、有效地分析、评价和研究其技术创新能力,可以积极地帮助煤炭企业制定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实现煤炭企业集约式、创新型的产业增长模式。然而,我国目前缺乏对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效、规范、系统的评价研究体系。本文在连续两年参加省、市两级技术中心现场评价活动过程的实践感悟下,合理利用技术与知识的相关理论,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提出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评的新体系,旨在为煤炭企业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给予一定的指导。  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近年来企业技术创新理论、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已有成果,其次分析了煤炭企业技术(主要指煤炭采掘技术)的演变过程,阐述了煤炭企业采掘工艺的现状;后基于技术、技术能力的概念将技术本质从知识角度重新讨论,将技术的发展路径与知识的累积路径很好地结合,提出并构建了依赖于知识增长路径的技术创新模型,并结合煤炭企业技术的演变过程提出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链环模式。基于以上模型与模式,分析出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由四方面构成:知识的获取能力、研发能力、学习能力与产出能力,并基于此提出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评体系。最后在大量资料数据、专家的意见和企业工作人员的经验支持下,利用层次分析法,给出本文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赋值,最终确定了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测评体系。  由于煤炭企业自身特点,即矿业经济前期投入大、设备专用性强以及产品的中间性,产生了“锁定效应”和“粘滞效应”,使得煤炭企业转型困难。因此,决定煤炭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技术创新相比其它产业而言,更显出了其形势的严峻性。本文专门就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及其基本理论进行探讨,以给煤炭企业在长远战略规划时如何建设创新体系提供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创新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上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就需
我国从1981年开始重新启用国债,至今20多年的时间里债务规模迅猛发展,虽然国债对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支撑作用,但是从经济运行来看,我国已经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窘境,这势必会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从反面警示我们应该居安思危,高度重视债务问题。此外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上西部大开发策略和振兴东北策略,这些都将需要大量的国债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讨论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