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固沙阻沙沙障在线性工程风沙灾害防护中被广泛应用,布设模式直接影响工程防风阻沙效率和成本效益。在乌兰布和沙漠穿沙公路迎风侧配置上疏下密式尼龙网沙障,通过控制对比野外试验为主,风洞实验为辅,对不同间距、不同高度及规格、不同组合条件下的固沙阻沙沙障的实际防风固沙阻沙特征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固沙沙障规格越大风速频数越靠近高值区域,障内防护效益变差,缓冲区内风速碎片化越分散;高度越大后持续减速范围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沙阻沙沙障在线性工程风沙灾害防护中被广泛应用,布设模式直接影响工程防风阻沙效率和成本效益。在乌兰布和沙漠穿沙公路迎风侧配置上疏下密式尼龙网沙障,通过控制对比野外试验为主,风洞实验为辅,对不同间距、不同高度及规格、不同组合条件下的固沙阻沙沙障的实际防风固沙阻沙特征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固沙沙障规格越大风速频数越靠近高值区域,障内防护效益变差,缓冲区内风速碎片化越分散;高度越大后持续减速范围及“V”字形波动位置越靠后,风速急剧降低的拐点提升,低风速区域范围横截面面积更大更稳定,纵截面缓冲区变短,防护效果增强的影响范围逐渐大于规格带来的影响。沙粒主要在0-15cm高度层内沉积,规格增大各高度层的输沙增大,沙面稳定性变差且障间吹蚀加深,积沙厚度与水平距离拟合呈一元二次函数,高度越高场内输沙通量越低;固沙截留率自迎风侧向背风侧逐渐增大,场前、场中及场后的截留率平均分别为37.90%、89.51%及98.62%。(2)阻沙沙障间距越大整体风速频数长尾越靠左,单行阻沙沙障加速率波动整体呈“V”型规律,双行为“W”型;近地表0-50cm内,沙障高度越大防风效果越好,障中受沙障间距设置影响显著;单行阻沙沙障对风速显著降低的区域基本在-2H-3H处;双行沙障4H间距时可形成连续稳定的弱风区,8H间距下防护作用延伸较为明显,12H间距时防护带不连续。输沙主要集中在0-20 cm内,单行阻沙沙障障后3H阻沙截留率平均为85.14%,障后5H为91.23%,双行沙障障后3H平均为93.53%;双行阻沙沙障阻沙能力较高,间距增大,积沙最高点、次高点及障间最低点的高度下降,三种间距下积沙最高点相差5.9cm、8.7cm,障间内积沙高度与距离拟合符合一元二次函数。(3)在达到同等优良防护能力的前提下,中低风能(<12 m/s)地区布设沙障防护工程时,最优阻沙沙障配置为高度0.8-1.0 m间距8H配置,较其他阻沙配置每米可节省2.85-3.52元;固沙沙障不建议使用低高度宽规格,最优配置为30cm高度1.5m×1.5m配置,较其他固沙配置每亩可节省成本1099.66元以上;对防护要求较高或风速更大情况时,在更高高度的沙障选择中,1.2m高度双行沙障间距可以拓展到10H;成本允许时或使用固阻结合、前阻后固式结合沙障,挑选上述最优配置组合,结合点建议在后排阻沙沙障障后6-8倍阻沙沙障高度的距离。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生物基可降解(PLA)沙障作为研究材料,设置3种不同高度(50cm、70cm和100cm)的立式PLA沙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风速流场观测、输沙量测定,并结合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设计参数下立式PLA沙障的风沙流运动特征做出模拟分析和补充验证,确定不同设计参数下沙障的防护效果,为沙区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种高度立式PLA沙障风速流场特征均表现出以“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苋科藜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本研究选择171份藜麦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观测生育期、株高、主茎直径、单株有效穗数、千粒重、单株粒重、主枝穗长、叶长、叶宽、茎秆颜色、籽粒颜色及穗部颜色,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藜麦种质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171份藜麦种质
榆树(Ulmus pumila L.)具有耐严寒、耐干旱、耐盐碱等生物学特性,是沙荒地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干旱会造成植物根系吸水困难,导致植物生长倒退,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能够与寄主植物根系形成互惠共同体,改善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对陆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已有很多研究证明AM真菌可以改善干旱对植物造成的不良影响,目前AM真菌对榆
西辽河平原是我国典型的半干旱灌溉农业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盐碱地分布广泛,发展节水抑盐的灌溉技术、探讨利于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耕层盐分降低的灌溉制度成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甜菜作为西辽河平原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具有生物量高、耐盐碱等特性。浅埋滴灌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灌溉技术,其推广应用为该区的农业节水和高效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研究西辽河平原浅埋滴灌条件下甜菜的灌溉制度及不同灌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蒙、陕、宁地区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长期以来,高强度的矿产开发和不合理的滥垦滥牧导致的沙漠化过程,与林业工程建设、生态修复政策的实施形成的绿洲化过程相互博弈,使毛乌素沙地土地利用发生连续变化,且斑块状荒漠土地分布现象突显,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和居民生活水平。本文以毛乌素沙地,以1986、1991、1996、2001、2006、2011、2016、2020年八期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最大似然
本文以内蒙古准格尔旗圪秋沟流域典型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未平茬处理为对照,设置0cm、10cm、15cm及20cm 4种留茬高度,探讨沙棘细根生长及生理特征对留茬高度的响应规律,对沙棘细根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为砒砂岩区沙棘人工林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4种平茬处理沙棘细根生物量均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沙棘细根生物
科尔沁沙地南缘地区地貌类型多样,沙漠化问题较为严重,到目前为止,对科尔沁沙地的人工林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集中于不同树种间的抗旱能力,对油松纯林进行的研究较少,较为全面的结合林下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也颇少。本文以科尔沁沙地南缘奈曼旗青龙山林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12块标准样地,通过调查植被种名、株数、高度和盖度,采集0-20cm、20-40cm和40-60cm的土壤,研究
晋陕蒙交界的砒砂岩区是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黄河流域粗砂集中来源区。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对水土保持提出的新要求,亟须对砒砂岩区人工植被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及其效益进行系统化评估,从而量化当前人工林水土保持治理效果,这对于该区植被建设和保持水土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砒砂岩区的鲍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以该流域的主要人工林(油松、山杏、沙棘、柠条、油松×山杏、油
砒砂岩区沟壑纵横,基岩裸露,植被稀少,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该区域大面积种植沙棘(Hippophaer Hamnoides),对于改善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于2021年5~9月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暖水乡进行,应用热扩散探针技术(TDP)对沙棘液流速率进行连续监测,利用微根管对0~50 cm土层沙棘细根的动态生长进行动态监测,采用小型气象站对环境因子进行同步监测,分析了沙棘液
土壤湿度作为陆地干湿变化的定量表现因子之一,在农、林、牧、渔、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方面十分重要。准确的时空连续土壤湿度获取是其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前提。传统的地面观测法、遥感反演以及模式模拟法在获取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如何准确估测土壤湿度数据是当前土壤湿度研究面临的严重问题。多源土壤湿度数据融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准确估测土壤湿度的新思路,其可以很好的融合不同土壤湿度数据的优点,进而产生高质量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