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内深层超强夯(Super Down-hole Dynamic Consolidation)法是采用重10吨以上的橄榄形或圆锥形锤,拉高8~17米,冲击成孔至设计深度,然后孔内分层填料分层夯实。在冲击成孔和分层填料夯实过程中对桩间土形成了两次挤密。随着SDDC工法桩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程实践,尤其是在自动脱挂钩新技术出现后,极大地提升了其极限桩长的大小,以往在较小桩长工况下的经验和理论已经不能适应实践的发展;因此,对SDDC工法桩及其复合地基在新条件、较大桩长情况下的理论问题亟待探讨研究,以适应乃至指导实际工程设计和施工,进而推动这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SDDC桩及其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能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对比分析研究,以自动脱挂钩新技术的应用为背景,得到了一些有助于改进与完善该桩型设计和施工方面的结论,主要如下:(1)SDDC桩桩长得不到完全发挥,其能有效发挥的极限长度大约为桩径的10倍。不同桩长的SDDC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范围在2.3到3.0之间,且不随桩长变化而变化。(2)增大桩径在SDDC桩径较小的情况下,对其单桩及其复合地基承载能力提升能产生明显效果,桩径达到一定大小后,继续增大桩径,对提高SDDC桩单桩承载能力特征值的效果逐渐减弱;不同桩径下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增大而略有增大,变化幅度一般在1以内,桩土应力比随着桩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3)桩体材料的弹性模量对SDDC单桩及其复合地基承载能力均有重要影响,其承载能力均随着桩体的弹性模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不同桩体材料弹性模量的桩土模量比与桩土应力比呈线性关系。(4)桩周土变形模量对SDDC单桩及其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都具有重要影响,均能有效提高相应的承载能力。桩周土变形模量对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影响程度相比对单桩的影响要大得多。(5)增大桩端土的变形模量,对单桩及其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影响十分有限,可忽略不计;SDDC桩复合地基增大垫层厚度及变形模量能使复合地基承载能力得到提升的效果也十分有限。(6)对比现场静载荷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现场静载荷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吻合较好,桩身轴力、摩阻力以及桩土应力比计算结果也较理想,验证了用ABAQUS模拟在自动脱挂钩新技术条件下的SDDC单桩及其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