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聚污水过滤—反冲洗影响因素研究及运行参数优化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mao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滤是油田污水处理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因此,过滤处理效果直接影响着油田回注水水质。随着油田聚合物驱油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与推广,采出污水出现了含聚浓度高、水质粘度大、油水分离难度增大的问题,造成污水处理过程中过滤后水质不达标、过滤系统运行不稳定、滤料板结以及过滤与反冲洗过程“憋压”等一系列生产问题。因此,认识含聚污水过滤处理水质恶化的成因,明确过滤-反冲洗影响因素,并解决含聚污水处理中过滤段过滤和反冲洗运行操作问题是油田地面污水处理工程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强反冲洗效果上,多凭主观经验,缺乏反冲洗效果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研究,同时对含聚污水如何在过滤过程中造成滤后水质不达标的成因揭示不充分。鉴于此,本文从理论分析、室内过滤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四个方面入手对含聚污水的过滤-反冲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优化其工艺运行参数。通过室内过滤模拟装置,结合聚合物、滤料表面的微观形态研究可知,滤料对聚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聚合物与油污和悬浮物在滤料表面形成竞争吸附,过滤后上层滤料表面聚丙烯酰胺明显较多,残留在截留的油污中,污水中含聚合物一方面占据了滤料表面,使得滤料对原油和悬浮物的吸附减少了;另一方面增大了水的粘度,促进了油污的乳化,加大了油污从水中分离的难度。而且含聚污水中的聚合物对于油污有“顶替”作用,影响其在滤料表面的附着。此外,生物质悬浮物对原油的吸附、携带作用也是含油超标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过滤过程多孔介质模型,模拟研究了滤速、滤料粒径、水质粘度、滤层厚度、滤料级配对于过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滤速保持在较低水平、适当减小滤料粒径、降低水质粘度、适当增大滤层厚度有利于过滤效果的提升和保证水质的达标。在过滤来水达标的情况下,现有的单层石英砂滤料和双层滤料可以满足水质要求。优化石英砂/磁铁矿双层滤料过滤罐的滤层高度分别为200mm和600mm。建立搅拌机制作用下的稠密液固两相湍流流动的双流体模型,在模型中考虑颗粒的碰撞与摩擦,水流湍流脉动对滤料颗粒运动的影响,进行水相和滤料颗粒相之间的双向耦合计算。计算得到反冲洗过程中滤料颗粒在过滤罐内的浓度分布规律。引入悬浮均匀度和滤料膨胀率为评价指标,量化评价了反冲洗工艺的效果。从微观机理角度,通过湍动能和耗散率描述水流在反冲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对滤料的作用程度;通过颗粒拟温度描述在水流和搅拌桨叶作用下,滤料颗粒在反冲洗过程中碰撞、摩擦的剧烈程度。结果表明:径向流和轴向流两种桨叶形式下,反冲洗强度的增大,显著增加了滤料膨胀率,提高湍动能,加强水流的冲刷和剪切,改善了滤料悬浮均匀度,有利于含量较多的滤料孔隙中存积的“二次污泥”去除。但是过大的反冲洗强度会减小滤料间的碰撞和摩擦,不利于滤料表面吸附的“一次污泥”去除,因此反冲洗强度保持在8~13L/(m2·s)的范围。此外还得到桨叶距底高度、搅拌转速、初始滤料高度、滤料粒径、滤料密度以及双层滤料形式对反冲洗效果的影响及变化规律。在现场试验中,采用微絮凝过滤处理工艺提高过滤罐的过滤效果,优选出最佳的絮凝剂为PAC,其加药浓度为3mg/L。针对含聚污水处理站和深度污水处理站(含聚)提出反冲洗桨叶安装及工艺参数优化方案;针对高含聚污水处理站,提出气水反冲优化方案,反冲洗效果良好,滤后水质达标。研究结果对改善含聚污水处理水质、保障含聚污水过滤处理工艺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凭借良好的加工性能、成本优势及服用过程中良好的挺括性,聚酯纤维已经广泛应用在家纺、服用及产业用等领域。但是由于聚酯分子链排列规整度高、缺乏有效的吸附基团,导致其吸
商贸流通企业唯有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力度,才能够有效保障自身绩效的稳步提升。因此,为了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合理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力度,本文构建了供应链风险管理、高层领导
以神东矿区为例,采用2012年1~2月高分辨率雷达数据(RADARSAT-2精细波束模式,5 m)干涉测量获得开采沉陷区,采用2013年5月高分辨多光谱数据(SPOT 6,6 m)计算NDVI,通过多点采样,
目的:对比分析原发性肝癌采用奥沙利铂和吡喃阿霉素介入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5.2.3条的规定,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整,且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
目的:研究脑原发性淋巴瘤的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的MRI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